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91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八章所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所涉具体罪名为研究对象,参照最新刑事立法、司法解释对各特定犯罪的规定,结合国内最新司法判例和贪污贿赂犯罪理论研究对定罪量刑中热点、疑难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内第一本以判解性。  相似文献   
332.
记者:重视民兵、预备役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民兵、预备役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庞司令员,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应司令员:党和国家对民兵、预备役工作历来十分重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先后下发了三个重要文件,颁布了新的《民兵工作条例》,进一步强调了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并明确提出,做好新时期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必须遵循“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建设需要”的指导思想,贯彻“控…  相似文献   
333.
刑事和解中的价值冲突和制度架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刑事和解的不同评价,实际上反映了刑事和解本身蕴涵的价值冲突.刑事和解或许是后法治时代刑事司法制度的常态,但法治社会中,刑事和解的倡导与实验仍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在刑事和解的推进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规范,使其逐渐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制度,以改进我国的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334.
利用Photoshop制作原物大照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数码相机,由于其镜头不能拆卸,因此,无法按传统(胶片)的照相方法进行原物大照相,制作原物大照片。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不仅能将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制作成原物大照片,而且还可同时改善图像质量,制作直接扩大照片,在物证检验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5.
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执政形象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依据心理学、管理学探寻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规律,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新时代党的执政形象建设可从八大效应来思考:发挥头雁效应,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打造先进纯洁的政党形象;坚守飞轮效应,持之以恒攻坚克难,锻造苦干实干型政党形象;强化热炉效应,推动制度治党,构建民主法治的政党形象;巧用南风效应,密切党群关系,打造爱民亲民惠民的政党形象;警惕破窗效应,对待腐败零容忍,塑造清正廉洁的政党形象;防范青蛙效应,增强忧患意识,构筑踔厉奋发的政党形象;避免晕轮效应,加强媒体治理,捍卫伟大光辉的政党形象;力戒鸵鸟效应,勇于面对风险挑战,塑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336.
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这一重要历史经验的生成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孕育于马克思主义深邃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开拓了“以苏为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开启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道路、坚持理论创新、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既是党长期奋斗的宝贵经验,也是实现独立自主的根本保证、必由之路、理论之基、重要保障、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337.
延安时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多重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形象建设进行了多重探索:砥志研思、笃学不倦,构造学习型政党形象;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创造务实型政党形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锻造创业型政党形象;民主执政、执政为民,铸造服务型政党形象;引领抗战、勇担先锋,打造使命型政党形象;重视统战、开放包容,塑造开放型政党形象。延安时期党的形象建设的探索,为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38.
晏扩明 《新视野》2023,(2):35-42
从政治哲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三个理论渊源:一是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二是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共同体思想。在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中,城邦共同体的理性建构与个人对城邦的感性叛逃构成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中,契约共同体的理性缔结与“自然主义”人性论的感性挑战构成了处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两个派别;到了德国古典哲学这里,如何以理性或者感性的理论视域来看待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仍旧成为理解共同体问题的关键锁匙。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在辩证看待上述三种政治哲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它既是对城邦共同体思想的反思,也是对契约共同体思想的批判,更是对伦理共同体思想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339.
<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时,明确将“坚持人民至上”置于首位。探究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与历史演进,对理解、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经验和重要方法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