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9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王欢 《人民论坛》2014,(12):158-160
榜样人物以符码的形式成为传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载体,因而能够传递和激发正能量。榜样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传承,扩大了影响力和感染力,对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能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2.
我们在“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全球化”、“市场化”、“人才竞争”等一片喧闹声中,带着梦幻般的期待,紧张而又兴奋地跨入了新的世纪。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频率地谈论人才,这样高兴致地争夺人才。我国是人才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而大学毕业生成为众多用人单位争夺的热点。但目前的现象是很多大学生拿着多家用人单位接收通知待价而沽,同时又有众多大学生为赢得用人单位青睐疲于奔命。同为大学毕业生,为何有人欢喜有人忧?  相似文献   
103.
孟鸿志  王欢 《法学论坛》2008,23(3):45-50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功能经历了从内部监督与自我纠错到解决行政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嬗变,这种功能转向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为了回应转型时期行政纠纷激增而做出的务实性反映.功能的转变要求建构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制度,否则整个制度功能的实现就只是一种理论设想.从实现行政复议制度解纷功能的视角,制度的重构至少还包括独立性的复议主体、司法性的复议程序以及合意性的解纷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4.
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学——历史·现状·未来”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五十多家社会学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社会学本土化、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学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中国社会学当前的研究任务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作为外来的且在中国中断过很长…  相似文献   
105.
商法发源于中世纪商人阶层的商事习惯法。近代的商法典是商事习惯为基础的中世纪商法的国内法形式的发展之极致,现代商法的本质是新国际商事习惯法。由此可见,商事习惯构成了商法独立性的立足基点。重视商事习惯,对我国的商事立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论诗十二绝句》其十二)。这是清代四川诗人张问陶的诗歌理论主张。张问陶并无单独的诗论专著,其诗论主要通过其诗作透露出来。本文试以分析张问陶的赠兄诗作来分析其所倡导的“天真”诗论。  相似文献   
107.
《反对本本主义》的写作背景及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欢 《传承》2007,(5):39-41
《反对本本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是毛泽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总结了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争论,结合他自己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它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109.
网络公共领域的功能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郭玉锦 《理论前沿》2009,(20):43-44
网络空间,不但是衔接人与人沟通的特定场域,同时它也由此影响人们社会实践的模式,并广泛形塑社会沟通的规则和秩序。它逐渐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过程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上网的同时,有些上网者也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参与了对社会事件的评价,发出自身内心的呼声,展示了自己认同的正义和公平感觉。进而,网络促动了对社会事件的公共参与。  相似文献   
110.
2002年9月14日下午5点,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录制现场,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正在对一位叫孟昭良的男人进行专访。这位憨厚朴实的汉子略带拘谨地向在场的观众讲述了自己救助一个在街头行乞的残疾妇女后,骑着三轮车跨越鲁、豫、鄂、湘四省,奔波1700多公里,历时45天,将这个苦命的妇女送回湖南老家的故事。听着他的讲述,看着大屏幕上他蹬着三轮车在大山中艰难奔波的画面,倪萍和所有在场的观众都已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