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本该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的高峰时节,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用人单位缩减用人计划,大学生找工作并没有出现供求两旺的局面,更有人预言,大学生就业将遭遇一个“寒冬”。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如何化危为机,实现就业突围?  相似文献   

2.
用人单位如何从700万高校毕业生和众多实践经历丰富的求职者中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人才,这道难题一直困扰着用人单位,而每年选择人才时,也着实让他们费了很多心思。首先,通过求职者制作精美的简历,感觉有些华而不实;其次,通过求职者面试时夸夸其谈的良好表现,甚感其为“志在必得”而费尽心机;最后,大部分用人单位都选择了国际上通用的性格测试,看看求职者的性格与所招聘的职业、岗位、企业文化等是否能够吻合,把这个“吻合度”看做是选择人才的第一步。那么,性格测试在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是不是能够反映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抑或是为了赶时髦、秀秀品味……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毕业生推荐表是一份反映毕业生在校情况的“晴雨表”,推荐表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就业成功率,因此,填写毕业生推荐表要持慎重态度,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如实填写,不得掺有“水分”。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发现少数毕业生为求得好的工作,在毕业生推荐表上大做文章,夸大其辞甚至弄虚作假。加之极少数院校的经办人员工作不细或有意“帮忙”,导致毕业推荐表失实。向用人单位提供虚假的人才信息,人为地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使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也难辨真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曾经是社会精英的大学毕业生正在遭遇就业难的尴尬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已经发生变化,大学毕业生们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些现实,尽快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选择到基层单位去就业,才能真正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见习制度好     
张新实 《创造》2009,(4):89-89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提出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这一制度很多人看是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有人还将之与1997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采取大学“扩招”延缓就业难的举措而类比。而在我看来,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将成为长久之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耘毅  李建伟 《思想战线》2003,29(3):137-140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许多人在毕业后未找到满意的工作,而许多工作岗位又未聘到合适的人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学校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而调整思路,实现就业观念的更新,加强就业指导,不断扩充知识结构等等,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尤为急需。  相似文献   

7.
春暖花开时节,用人单位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求职高峰。人们一边在关注大量“用工荒”信息的同时,一边又不得不为大学毕业生难就业而揪心!其中女生就业机会低于男生、初次就业率更低正成为一种不协调的音符而影响着女性前行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今年有近500万大学毕业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深受就业困扰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同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许多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合适人才,企业处于缺人待补状态。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企业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尚待完善的就业市场黑艾每年春季,各个城市举办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人才供需见面会”或是“人才洽谈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这里直接见面,进行双向选择。这不失为一条找到工作的好途径。近两年的人才洽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由于这两种企业...  相似文献   

10.
试用期是一个双向考察磨合的过程,用人单位可以考察新进人员并决定辞留,新进人员也可以考察用人单位并选择辞留。那么,新进用人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考察用人单位呢?  相似文献   

11.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波 《理论月刊》2007,(4):106-108
了解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规划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对120家用人单位的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当前用人单位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整体要求和期望。  相似文献   

12.
陈贺 《就业与保障》2013,(10):11-12
对于每个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无可否认,大城市有着中小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等等,对毕业生也是颇具诱惑力,“北上广”等大城市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最梦想的就业城市。然而,真的是每个人都适合到这样的“大”城市就业吗?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在毕业生分配过程中起主导、支配作用,政府根据当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分配、调配计划,并将毕业生派至具体单位,毕业生无条件服从分配,用人单位按计划接收。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计划分配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环境,随之应运而生的是以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为主要形式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就业歧视和就业排斥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判断是否存在就业排斥的基本标准是由于制度等原因导致个人不能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判断是否就业歧视的标准则是用人单位是否在自身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录用至少相同条件的求职者。根据这样的标准,结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深度个案调查,笔者对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大学毕业生所遭遇的主要是就业排斥,而非就业歧视。相应地,消除这些障碍主要应该从制度变革入手,并具体提出了笔者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海南》2011,(8):27-27
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去选择一些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的岗位,有人称这种行为太“屈才”,但在笔者看来,它的背后却远非“屈才”这么简单。而这样的举动虽迫于无奈,但这种行为却仍会对毕业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甚至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注“蚁族”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现在至少有10万“蚁族”,上海、武汉、广州、西安、重庆等大城市中都大规模地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有学者调查研究,估计全国“蚁族”数量已超过了百万。而且,这些大学毕业生都受过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7.
时逢六月,新一届的大学毕业生又将走出校门,踏上求职之路。与几个应届毕业生聊起今年的就业形势,大家的表情显得有点凝重。"啃老,难道要回家啃老?"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话音没落,随即遭到大家一阵数落。于是,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谈起了当下老师们建议的以及一些学长们曾经走过的"曲线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8.
眼下,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求职也越来越困难。个别用人单位抓住毕业生急需就业的心理,在试用期这一特殊阶段上耍花招,侵害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在此提醒求职大学生一定要弄清试用期的“门道”,在求职时多加注意,以防上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大》2010,(3):24-24
审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会发现其中一个矛盾现象:在一些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同时,大量社会、企业适用的人才短缺。全国人大代表李新明说,要解决这个矛盾,从高校的角度而言,应从改变定位“同质化”做起。  相似文献   

20.
杨芳 《浙江人事》2008,(9):39-39
7月26日,德清县2008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选”大会在县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全县130余家企事业单位,诬向大中专毕业生推出各类岗位500多个,涉及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市场营销、生物化工、外贸英语、文秘、财务等专业。到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各类人才达20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80人。县四套班子领导到会视察,对大会的成功举办给予肯定,县委书记徐国平就如何更好的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交流平台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