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9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关于治宪法学的几点思考——评《吴家麟自选集》童之伟从1978年算起,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道路已经差不多20年了。在这个时期中,法学得到了恢复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出版方面来看,真正对我国民主和法治进程有影响,本身也有份量、有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现代国家结构形式基本分类问题评议童之伟,李言静所谓基本分类即第一级分类。迄今为止,宪法学界对于究竟应当怎样对国家结构形式作基本分类这个问题,尚没有经过必要论证的明确答案,更没有取得共识。从已发表的论著看,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可分为四种:第一种观点认...  相似文献   
103.
再论法理学的更新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权利义务法理学已经暴露出不可弥补的缺陷的今天,扬弃权利义务法理学,拓展适合当代中国基本情况的新的法学基础理论,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基础性研究领域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和促进法学进步的需要,新的法学基础理论应当...  相似文献   
104.
宪法适用应依循宪法本身规定的路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宪法适用主要应该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适用和监督适用的路径。宪法适用"司法化"的路径悖离现行宪法,行不通。现行宪法从来没有任何规定曾由司法机关作为裁判依据合法地适用过。如果一定要说我国有"宪法司法化"的案例,那也只能作为个别法院违宪违法的证据,不应成为其他法院效法的榜样。一些法律、法学界人士对"宪法司法化"的渲染是非理性的。应当以现行宪法为基础确立理性的宪法适用观念。鼓励"宪法司法化"不仅无助于促进宪法适用,还会妨碍我国宪法适用体制的完善和宪法适用效能的提升。法院审理案件援引宪法与"宪法司法化"没有必然联系,而法院审理案件未援引宪法也并不表明其行为一定不具有"宪法司法化"性质。对于法院援引宪法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消解"宪法司法化"的关键在于强化宪法立法适用,落实宪法监督适用。  相似文献   
105.
宪法适用如何走出"司法化"的歧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援引宪法应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人民法院对宪法做遵守性援用或说理式援引能促进宪法实施,维护宪法的权威.宜循宪定或法定程序矫正"宪法司法化"现象显露的偏颇.须提升法官宪法素养以消除形成"宪法司法化"现象的主观隐患.可考虑从改善细成人员专业结构入手增强国家机关的宪法辨识能力."发展是硬道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应当进一步强化宪法立法适用,适时启动或激活宪法监督适用机制,解释宪法.只要宪法监督适用机制日益行之有效,"宪法司法化"一定会逐渐消解于无形.  相似文献   
106.
中国政治学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本刊自今年第1期始,,拟举行以“走向ZI世纪的中国政治学”为主题的大讨论,内容涉及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方法论以及具体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本刊谨为学界提供一方供探讨和  相似文献   
107.
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同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和义务在当今我国的法理学中所占的位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将今天居于主流地位的法理学称之为权利义务法理学,也决不会显得过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人们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并不深入。因此,概括这些认识的理论观点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经不起认真推敲,...  相似文献   
108.
论宪法概念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宪法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人们对宪法实质和功能的认定,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宪法学范畴体系的结构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因而不能不给予特别的重视。笔者感到,我国现有的宪法学论著中的宪法定义到今天已显得很不合理,应当重新表述。  相似文献   
109.
“社会权利”的法哲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权利”的法哲学阐释童之伟为了确定一个新的更加适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的宪法学基石范畴,从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学体系的合理重构问题,我提出了"社会权利"的概念,并初步从构成要素上将其界说为"一定社会一切权利与权力之总和"。①提出...  相似文献   
110.
论宪法学新体系的基石范畴童之伟宪法学的范畴,即宪法学的基本概念,而所谓基石范畴(又可称核心范畴或关键范畴),则指基本概念中最基础、最重要、最能体现该学科价值取向和根本特征的概念。宪法学基石范畴对于该学科的基本命题、基本分析方法、理论体系和整体功能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