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130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432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12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邹凤岭 《行政与法制》2000,(9):38-39,41
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继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次大开放。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推动我国大开放与大开发型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注重提高经济法治效率,改善社会经济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72.
努力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广文 《理论学刊》2007,2(3):58-61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73.
政府与社会风险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进  邹驯智 《学习论坛》2007,23(7):48-51
随着全球范围进入高风险社会,我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也日益具有高风险的性质,直接危及社会的运行安全。树立社会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和完善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社会风险形成规律的研究,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4.
邹宏国 《群众》2007,(9):61-62
金坛市尧塘镇红旗村的西半天自然村,与江苏太平洋印刷有限集团公司实行"村企结对",2005年起,集团出资380万元推动以"新五件实事"、"新三清"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公益事业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厂带  相似文献   
75.
文化管理的理论诉求与实践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管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理念上已经历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发展阶段。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高级层次。文化管理者要身体力行,要注意“以文化人”,自觉培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6.
讲党性,一要有高度的党员意识,懂得并遵守党的规矩,一言一行要符合党的原则。二要站在维护党的权威的高度,坚持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任何情况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考,要从维护党的利益出发;说话,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做事,要于党于国于民有利。  相似文献   
77.
港、浙警察体育现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询访与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 ,对香港警察开展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 ,并对照浙江公安警察开展体育活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香港警察的体育观念、行为明显优于浙江警察。  相似文献   
78.
中学生与其父母的“代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人们把代与代之间在价值观及行为取向等方面的差异、隔阂以至冲突称为“代沟”。代际差异、代际隔阂、代际冲突等均与代沟具有同义性。 如果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代沟”或代际差异的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就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历程而言,当上代人的价值观已基本确定,个性已趋于稳定的时候,下代人才出生;尽管下代人出生后开始与上代人面对着“共生环境”,但两代人要形成毫无差异的共同心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从文化的连续性意义上而言,由于下代人主要生活于前代人创造的生存环境条件下,并无时不在接受上代人的“社会化”教育;因而,只有与上代人“同一”的观念与行为才被认可、接受与奖励。于是代与代之间的差异也许只是“局部的”或“些微的”。这种现象在更富有传统色彩及宗法观念的中国恐怕更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79.
针对我国当前侦查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对"侦查概念"、"侦查任务"、"侦查机构"等问题,从法律和学术的角度进行了多层面分析,论证了其中的合理性、合法性与不足,提出了完善与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应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比较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孢子化卵囊的11种抗原基因的表达情况。提取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孢子化卵囊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在GenBank中查找堆型艾美耳球虫11种抗原基因并设计相应引物,进行荧光定量qRT-PCR扩增,用熔解曲线、扩增曲线和循环阈值(Ct值)的变化等比较分析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的不同基因的扩增特异性和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1种抗原基因得到表达;与疫苗母株相比,早熟致弱的疫苗株大部分抗原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其中HSP70基因表达量下降明显。结果表明,早熟系毒力的减弱可能与某些抗原基因表达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