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综合类   1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1.
立法者经常面临的一个困难而又烦恼的课题是无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制订政策。制订政策的古典模式是明确目的与手段、事实与价值的界限。当一项政策制订时,它所赖以存在的科学基础已经建立,事实与价值的界限已非常明确,并将严格地加以分类实施。科学看起来只是一项由客观过程形成的客观事物,虽然事实上,在制订政策的过程中,事实与价值是混合起来一并考虑的。困难的是,有些政策的制订,其科学基础往往是不完整的,于是就非常有必要制订一些保留政策。为了弥补科学基础不完整而留下的缺点,制订政策的人必须运用推断与假定。这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一分为三理论分析与探讨刑事证据理论问题.具体指出现行证据学教科书中采用不当二分法的实例,在刑事证据分类问题中,指出在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之间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结论等中介性证据;在刑事证据种类问题中,指出在物证与人证之间存在着大量虚拟证据;在刑事证明问题中,指出刑事证明不仅是认识活动与司法实践活动,还应当是一项权力制约活动.本文具体分析了现行证据理论采用不当二分法的原因,除了一分为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已成固定模式外,在互相对立的关系中滥用排中律是主要原因.本文还运用一分为三理论为中国刑事证据立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浩铨 《政治与法律》2007,1(4):136-142
在对抗式诉讼模式下,不是只有公、检、法三机关才讲配合与制约,司法机关与刑事被告人之间的配合与制约同样十分重要,对该问题的忽略与漠视只会形成刑事诉讼配合与制约的失衡与紊乱。仅仅依靠人民检察院进行法律监督,无法体现法律监督的均衡性,更为科学的法律监督应当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与人民群众法律监督相结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体现出工具理性的局限性,在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与笼统的情况下,严格执法工具理性与价值判断价值理性的集合,应该更能体现刑事裁判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论无罪推定的诉讼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无罪推定的诉讼价值陈浩铨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得到世界多数国家普遍的重视与确认。由于复杂的原因,无罪推定在我国法学界却是一个争论十分激烈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  相似文献   
15.
在70年代早期,生物技术与遗传工程这些词语往往引起人们情绪上剧烈的波动。它们令人想到科学的奇迹与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同时也令人想到现代科学所带来的恐怖与人类在不可控制的自然力前的无能为力。由此,一系列为生物技术的生产与产品而制  相似文献   
16.
对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重要内涵的理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重要核心不仅在于反对封建特权,还在于反对歧视、保护弱势群体。其次,如何贯彻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并非如一般教科书中解释的“对一切涉讼公民不因各种具体因素的差别而作任何区别对待”,而应该在对行为人具体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实行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司法合理性是刑事司法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对于刑事诉讼的正确进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证据理论必须准确回答刑事证据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问题,这是刑事证据理论最基本的问题。综观中外证据学史,一切剥削阶级的法学家都没有对此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命题,从而给刑事证据的概念及本质属性问题的正确回答奠定了世界观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驱逐出境是行政强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五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三十条规定:“有本法第二十九条所列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安部可以处以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处罚。”公安机关对违反我国有关法律的外国人适用驱逐出境正是严格依法办事的表现。按照刑法和有关法律,驱逐出境既可由法院判决也可由公安机关宣布,那么驱逐出境只能是非刑罚方法。另外,根据国际法与外交事件可以进一步证明驱逐出境不是一种刑罚。我国于一九七五年加入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三十一条规定:“外交代表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诉法第2条将“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作为该法的一项任务欠妥,人民在法律活动中是主人而非被教育者。同时,将该条“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改为”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以保证把惩罚犯罪分子的任务与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利的任务放在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证据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证据理论的认识论基础黄道,陈浩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唯一科学理论。多年来,我国刑事证据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