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7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307篇
工人农民   165篇
世界政治   2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8篇
法律   3440篇
中国共产党   1198篇
中国政治   3009篇
政治理论   711篇
综合类   30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1229篇
  2008年   1114篇
  2007年   1374篇
  2006年   1312篇
  2005年   1007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审视美国财产法理念的变迁路径,可发现其演变规律是,从建立在近代科学革命对古代和中世纪有机论的批判中产生的机械—原子论主导思想模式基础上,向现代新的整体论思想模式发展。即在18、19世纪,美国财产法理念强调个人财产的绝对权利;进入20世纪后,则强调个人财产权的社会责任。但实际上,在财产法理念的发展史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共存的,虽然对个人或社会利益的强调在每个时期各有所重,但其基本趋势是走向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平衡,而最终目的是追求每个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992.
仲裁回避制度是确保仲裁公正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回避的对象、条件、程序等都作了规定,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关于仲裁回避制度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仲裁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仲裁回避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3.
王鹏 《行政与法》2008,(1):61-63
行政诉讼案件的症结所在是司法体制问题。独立行政法院的设立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行政诉讼所存在的问题。因此,解决行政诉讼案件的难点应放在改变司法机关地位和增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上,不必要对现有的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体制做大幅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94.
机构改革背景下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机构改革引起的公务员职业环境的变化,明确了新环境对公务员职业素质的新要求。提出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契合职业环境的发展变化,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合适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相似文献   
995.
论检察委员会的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检察机关决策机构的检察委员会在组成、运行程序、职能范围等方面存在着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的情况,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人员构成专业化程度不高,议事议案的程序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公开性不够而缺乏监督以及责任制度难以贯彻等。改造检察委员会运行机制的重点应放在去行政化上,使其运行的全过程符合司法决策的客观规律,实现议事和议案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分析了课堂环境下影响汉语口语产出和发展因素的关系问题,确定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998.
王习胜 《学习论坛》2008,(10):31-34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揭示的"二律背反"是典型的哲学悖论.通过辨析前提预设、揭示辩证矛盾关系、创新导致该悖论的"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黑格尔消解了康德的"二律背反"."二律背反"的消解,不仅使康德哲学走出了理性认知的困境,还具有普适的悖论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孙伟铭案与张金柱案都是让社会各界大为震动的大案。媒体对张金柱案的密集报道还引发了民意求死的“张金柱现象”。而对孙伟铭案,媒体对孙伟铭及亲属在孙伟铭因为特大交通事故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后,刑事死刑判决挤压民事赔偿过程中,采取给孙伟铭、孙林披“好人”、“善人”和“动人”等外衣,美化其“善意”、“伟大”或者受人尊重言行的民意求生的思路,试图将孙伟铭及亲属的保命型被动赔偿“塑造成”孙伟铭刑事案件的“悔罪积极”。这种过度美化孙伟铭及亲属的媒体报道,是媒体没有很好履行其社会责任,准确定位其在特大事件、重大事件中报道中的社会责任;而法学家在死刑判决下达后也站出来对判决结果进行“不理性”、“感情用事”的指责,对于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应当给予纠正。  相似文献   
1000.
论社区矫正的利与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顺安 《法学杂志》2005,(4):102-106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论述了社区矫正的优势与弊端,揭示了利与弊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利与弊的哲理、法理,客观评析了利与弊的辩证关系,在充分肯定了社区矫正的利大于弊的前提下,提出了要正确对待“利”与克服“弊”的态度、观点及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