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1篇
法律   289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31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6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从原始国家的产生,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近现代社会,新国家的成立、独立和生成大都遵循了冲突论和融合论的模式;近、现代后,一些新国家虽然在生成的原因上有宗教的、意识形态的、种族的、民族的、资源的、贫富的、利益的、战争的、地域的、历史的和政治的等原因,但从根本上仍然是社会结构的矛盾产物,是群体性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谢安国 《学理论》2011,(3):77-78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邓小平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3.
谢雪雁 《学理论》2011,(18):242-244
校园伤害案件频发,令人担忧,发人深省。为了帮助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法律认知,积极预防和合理解决纠纷,探讨了校园伤害案件的法律特征,分析了处理该类案件的相关法律依据、侵权人可能承担的三种法律责任及其特点,最后剖析了校园伤害案件责任主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服务型政府——职能结构体系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性行政改革浪潮引发了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探讨,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服务型政府的讨论是我国学者借鉴西方行政话语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改革模式,随后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模式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系、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总结等研究探索相继展开。服务型政府体系应当是一个政府各部分目标一致、相互协调、运转灵活、解决问题高效的体系,而职能结构是服务型政府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政府改革的起点,它涉及服务型政府职能结构的划分与配置等。  相似文献   
55.
三大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 ,基于一个不真实的前提 ,即处于越高级别法院里的法官 ,其素质也必然地越高。对此 ,笔者在比较英、美、日等国法官任免情况后 ,提出改革我国的法官任用制度 ,建立对法官考评的公开制度、评估制度 ,规范法官任用程序。  相似文献   
56.
非公企业如何开展民主管理是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相关的工作实践,对非公企业的民主管理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
研究加拿大的出入境移民政策对于公民的合法出入境特别是我国执法部门控制非法移民、维持正常的出入境秩序都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以2002年加拿大移民与难民保护法为考量依据,分析了该国移民出入境的职能划分、权责分配、运作程序以及重点管制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58.
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泰罗有一种误解,认为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为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是以物为本,人适应物的管理。泰罗的理论突出强调了人的重要性,提出要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同时倡导各方利益的一致性和协调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包含着科学的人性因子,蕴涵着丰富的、朴素的人本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59.
寻租、灰色收入、过度在职消费、内部人控制等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因此,国企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是防止这些现象进一步泛滥,防止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的有效措施。把对国企经营者的业绩评价与监督约束联系起来,从目标责任约束、阶段业绩评价约束、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约束、公司治理结构约束等几方面完善国企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0.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中国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缺席审判的方式,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价值基础,应当合理权衡公正与效率的价值需求,充分考虑缺席审判的程序正当性。在我们的刑事诉讼中,如果能够合理设计缺席审判制度并有效规范它的运作,将会解决当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某些相关问题。在我国确立缺席审判制度,必须明确缺席审判的适用范围,在合理控制缺席审判的发生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制度设置的合理性,使缺席审判的运作合乎程序正当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