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双庆 《现代法学》2006,28(1):92-100
技术出资方式迥然不同于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等出资方式,技术入股股东不仅具有其他股东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而且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权利、特殊义务与特殊法律责任。从技术入股角度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股东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的规定需要充实。  相似文献   
2.
林楠 《理论建设》2007,(4):77-78
一、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资源开发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在发展这个内涵层面上却联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规范必须是按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确定的合乎逻辑的客观内容。首先,它必须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和人类利益的根本要求。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复杂程度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高涨。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全面干预又在破坏着自然的整体化发展。因而,人类必须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是单纯地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去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它还必须从总  相似文献   
4.
外资企业内部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文化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只有促进各种文化融合,才能减少企业文化中的不和谐因素,跨文化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解决文化冲突。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追求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是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是对标榜公正与平等、繁荣与富足的全球化的一个极大贬讽,它构成了全球化时代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反全球化的实质是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第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缺乏基本的公正性,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第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第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并冲击和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各种探寻和求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从理论上提供了对当今全球化进行治理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人类面对环境、资源危机等新的生存问题时,在人们纷纷探求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时,“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观点和主张,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其通过介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从而深入理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姓氏是人类文化中标志人群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符号,姓氏与民族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深入研究华夏姓氏文化,认识姓与氏的产生及其不同作用,探索对中国历史文化与河洛文化为主的姓氏文化寻根的意义,将促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华夏姓氏文化对中华民族道德规范和民族情结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钱斌 《求实》2010,(Z2)
<正>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访美期间,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半个月以后,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9.
道家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幽深博大,最能体现其基本精神的莫过于"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知止知足"的开发原则、热爱自然的伦理情趣等,它们集中地显现出道家生态伦理所特有的东方神韵。道使生态系统趋向平衡,生态系统遵循道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以道家生态伦理指导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有助于我们掌握低碳经济建设的原则,把握低碳经济建设契机,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时期美国国会出台的对华安全提案的大多数是不利于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负面议案.提案内容彰显了美国国会在军事安全层面上对中国的警惕、防范与限制倾向.在绝大多数对华安全提案的表决上,国会通过率极高,并且国会两党易于跨越党派界线形成高度一致的立场.通过对华安全提案的不断提出与表决,国会不仅成功渲染了"中国威胁论",监督、评估与牵制了行政部门的对华安全决策,而且导致中美经贸交往中摩擦不断,也严重限制与阻碍了中美之间在科技、军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