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应在更高层次上、更高要求下继续履行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重要职能,担当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任务,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扮演好新闻媒体的本体角色,及时满足公众对国家与社会的认知欲与知情权;加强议程设置,积极引导舆论;实施建设性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公共话语的新闻,其结构既直接地与社会实践和新闻制作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又间接地与新闻媒介的机构环境、宏观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荷兰新闻传播学者托伊恩.A梵.迪克所著的《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以报纸新闻为蓝本,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重新阐释了新闻理论的话语意义。即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文本的制作和构建,另一方面是受众对新闻文本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从两方面相契合的“新闻文本”出发,作者集中论述了“新闻的话语如何区别于其他的话语形式”和“新闻的话语为什么区别于其他的话语形式”两个问题,并且通过话语和认知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突显了其对效果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列宁十月革命后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新闻学研究中一个被颇为看重的话题。列宁提出苏维埃俄国报刊和广播思想的历史背景,以及大量关于报刊工作的论述,这些论述与无商品交换的共产主义试验的关系,以及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后有限地体现了他新闻思想变化的论述。在这里应当明确列宁是从政治家角度而不是从学术角度提出新闻的问题,他的一些关于报刊、广播的论述要解决的是眼前的现实困难,而不是在给媒体下某种定义。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湖北地方官学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随着封建科举制度弊端凸显,以科举应试为中心的地方官学教育系统日趋式微。这一时期湖北人口剧增,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地方社学、义学、私塾等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官学无法满足地方中等教育的需要。因此,书院取代湖北官学,成为地方培养人材的主要教育场所和科举应试的教育机构。同时,湖北书院也是地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与公众沟通的强有力手段,政府公关正越来越受到世界上各国政府的重视。从整合传播理论角度出发,探讨政府公关的内涵、意义与当前形势下加强政府公关的策略建议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反应灵敏的预警和舆情监控体系缺失,老经验、老惯例发生选择性效应,导致有关部门对传言生成机制错判,对危机信息传播方式认知偏差,从而在"非典型肺炎"事件中未能及时采取措施,造成被动.政府危机传播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应该培养科学的危机意识,建设完善的预警和舆情监控体系,积极推动和开展危机传播研究,加强危机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电视媒介上呈现的整容真人秀节目时,女性主义是最常被采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范式与视角。然而如果将女性主义作为唯一的范式与视角进行分析,可能忽略其他重要的思考路径,使研究陷入单一视角的绝对化境地。本文将在现代性的视角下对整容真人秀节目进行剖析,呈现女性形象的媒介生产和意义建构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江凌 《长江论坛》2009,(1):70-75
本文在论述图书的起源与“编辑”、“出版”概念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两湖地区出土的主要竹简、帛书文献,并以郭店楚简为例,通过分析其形制特征,比较郭店楚简《老子》、帛书《老子》与通行本《老子》三种版本的异同及其版本学价值,探讨了先秦时期两湖地区竹简帛书的编辑版本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武昌陶子麟书坊刻书业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凌 《长江论坛》2008,(4):82-85
清末民初的湖北黄冈人陶子麟,以擅长刊刻宋元旧椠闻名于当时。清光绪年间,他在武昌设刻书坊,既自行刊印书藉,亦接受委托刻书,为近代藏家、文人学者如缪荃孙、刘世珩、刘承翰、董康、叶德辉、杨守敬诸人摹刻了大量的古籍和文集。本文论述了武昌陶子麟书坊刻书的品种、数量及其刻书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景云 《理论月刊》2006,(2):162-164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探讨企业“和达”公关理念的构建问题。作者从古希腊哲学关于爱的三个层次——合一之爱、友情之爱和博爱入手,将企业公关理念划分为三种相应的公关境界——初级公关境界、中级公关境界和终极公关境界,并剖析了三者在企业整体公关理念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儒家思想,从静态角度构建企业最佳公关境界——“和达”理念,并对这一理念的动态构建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