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公共利益:多元阐释及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利益作为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在现实中被视为是政治浪漫主义之诉求、"披着羊皮的狼"、官员攫取政绩的借口等.要使公共利益真正成为凝聚社会的基石,必须从政策视角来确保公民权利优先的原则;弱势优先的原则;多数人得利的原则;超越利益集团、部门或地方利益的原则;政策制定要保持科学、理性以及政策过程的开放性,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2.
作为一种良好社会秩序协调运行的制度体系,电子政务的建设将大大推动民族地区政务的运行速度。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电子政务建设落后的问题,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公众素质的低水平化、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落后化以及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等都延缓了这一建设进程。因此,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培育信息化人力资本,是改善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发展落后状况、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3.
国家学说是国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国家学说的发展来看,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中国国家学说具有自身独到的特色:传统儒家的国家学说在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占据着统治地位.中国国家学说的发展,多着眼于巩固和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并带有浓厚的封建家族特色.伴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也始终贯穿于中国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4.
中国政府需要具有新的施政理念,才能适应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些新理念包括民主政府理念、廉洁政府理念、高效政府理念、服务政府理念、责任政府理念、法治政府理念、透明政府理念、公平政府理念、形象政府理念和创新政府理念。  相似文献   
135.
公共服务:论农民当前的根本需求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这是我们应当从历史与现实中汲取的一个教训。农民当前的根本需求是较好的谋生手段或谋生能力的获得。人的谋生能力有两大构件,即体力构件与智能构件。后者创造价值的作用远远超出前者。农民谋生能力恰恰缺乏良好的“智能构件”,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国公共服务应当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6.
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美国、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便将全面质量管理 (TotalQualityManagement)运用于政府公共管理之中 ,如英国的“公民宪章”运动和“竞争求质量”运动 ,1 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的1 2 862号行政令 ,要求联邦政府制定顾客服务标准 ,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等 ,掀起了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的浪潮 ,形成公共管理过程中一种全新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其意涵为何 ?一直以来没有一个一致的见解 ,可谓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即为广泛的授权及…  相似文献   
137.
网络民意表达作为社会治理的新形式,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其生长空间虚拟、表达方式便捷、时效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一方面为公民提供了广阔的言论空间,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二元互动;另一方面网络民意表达也存在着网络民意参与社会治理的无序性、民意表达不平等性和"沉默螺旋"效应等问题。因此,政府要积极主动转变观念,提升民意满意度;提高公民素质建设,跨越"数字鸿沟";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及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民意的有序参与,促使网络民意表达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8.
李凤梅 《人民论坛》2014,(4):244-246
拉美地区贫民窟是城市贫困的集中体现.农业模式偏差、土地改革不彻底、城市化过度发展、经济不景气和政局动荡等因素导致拉美地区贫民窟问题严重.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妥善进行户籍改革、保障农民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合理布局城乡经济机构和改变城市化建设思路等是拉美“贫民窟”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9.
140.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平等原则在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同时,公共就业服务惠及的劳动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公共就业服务中仍然存在地区公共就业服务发展不均衡,以及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差距大的问题.从我国的理论与现实出发,应该从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以及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模式等方面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