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0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国内刑法惩治外国公职人员受贿,这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规定的内容。相比之下,我国刑法中对外国公职人员受贿的规定还属于起步。文章对《公约》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刑法中应补充规定外国公职人员和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的罪状和罪名,调整受贿罪的法条规定,以完善我国的刑法。  相似文献   
52.
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将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直接合二为一集中赋予公诉人员,这种制度设计加剧了控辩双方的不平等,破坏了控辩式庭审的对等性原则,影响法官的中立性和独立裁判权。应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审判监督机构,对公诉人和审判人员的诉讼活动独立进行全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53.
德日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是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典型代表,它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不但强调犯罪成立的积极因素,更强调犯罪成立的消极因素.德日犯罪论体系中犯罪成立消极因素主要有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违法阻却事由、责任阻却事由.犯罪成立消极因素的存在使得犯罪论体系兼具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功能,同时也保障了被告人...  相似文献   
54.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4条、第267条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学界及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解读,对此,从诉讼时效制度的本质出发,考虑保险合同纠纷的特别之处,从司法实践、立法目的及理论研究层面分析论证保险合同诉讼时效的性质。经过研究认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作出拒赔意思表示前,被保险人受损害的只是被保险标的物的“物权”,而不是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求偿权”。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4条规定的请求时效,不应理解为“诉讼时效”,并据此提出海上保险案件诉讼时效问题的具体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5.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认定并不是单一的。如果"办卡人"自己办卡恶意透支,则"办卡人"为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办卡人"办理信用卡后,与他人出于恶意透支目的造成危害后果,则"办卡人"与使用人为本罪的共犯,共同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办卡人"办理信用卡后,并非出于恶意透支合谋的目的,借给他人使用造成危害后果,则"办卡人"承担民事责任,使用人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6.
案件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有管理、监督、服务、参谋。实践中,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遇到一些障碍:案件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水平不高;案件管理的监督职能定位有误区,监督权的范围不明晰,行使方式不合理;案件管理的决策参谋职能没能充分发挥。因此,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的完善路径应当围绕着如何破除这些制约因素来展开。  相似文献   
57.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认定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非法控制特征及其证据的收集和认定进行研究,对正确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犯罪集团的界限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准确地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性质,有效地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繁荣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窝藏毒品罪为毒品犯罪分子隐匿直接罪证,给揭露、查缉毒品犯罪制造障碍。我国刑法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已对其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然而,由于刑事立法对窝藏毒品罪的罪状建构相对简略,加之与贩卖毒品罪等常见毒品犯罪相比,窝藏毒品罪发案率低、典型判例少导致研究深度不足,这些都极易引发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办理新类型案件时定罪量刑结果的混淆与失衡。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对错案的讨论成为热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刑事证据法律规则的缺失导致对侦查取证的监控和管理不力。司法实践中在证据的收集、固定、保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此需要在分析侦查取证环节常发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完善侦查取证的对策,并对确立侦查取证规则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0.
2005年前三季度朝阳区命案发破案情况及打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至9月朝阳区发生命案104起,破案率为74%。这类犯罪呈现出激情杀人案件下降、发案周期短、恶性系列杀人案件增多,流动人口及前科劣迹人员杀人所占比例大等特点。朝阳分局高度重视命案侦破工作,加强命案侦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多警联动,多策并举,完善命案侦查防范工作机制,落实行动保障措施,命案侦破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