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47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80篇
综合类   13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慈善超市遭遇"生存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的不足和机制构建的不合理。因此,必须对慈善超市进行制度再造和机能重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慈善超市的发展可以借鉴"社会企业"的模式,走"慈善+企业"的发展道路,以高效整合资源,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2.
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乡分离及其阶级对立,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揭示了19世纪资本主义土壤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阐释了共产主义和城乡之间较高层次的综合是恢复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根本选择.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关乎当今农业发展,对我国城乡建设亦具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3.
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国有财产征收拆迁问题涉及到的利益冲突极其复杂,与此有关的各类纠纷频繁发生,并一次次的成为媒体、公众以及政府关注的焦点,而《物权法》的颁行对于城市征收拆迁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立法整理作用,但尚未见到有关非国有财产征收的专门立法。为此,本期特开辟专题,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柳经纬教授担任该专题主持人,并选取赵万一教授、温世扬教授撰写的二篇论文先期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4.
征税权扩张与第三人财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税权扩张是应对纳税人独立财产权的必然选择。征税权扩张的合法性来自征税权本身的合法性及其必需性、纳税人财产权的受限制性以及宪法和法律对征税权扩张的限制。协调征税权扩张与第三人财产权的冲突应当严格遵循获利原则、过错原则与限度原则。我国已经确立征税权扩张与第三人财产权保护制度,但仍有必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5.
如何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恒志 《长白学刊》2008,(4):155-155
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应是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的有机结合。然而,我国目前启动的问责制主要是同体问责,而不是异体问责。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异体问责才是更客观、对官员更具有威慑力的问责形式,特别是在发生了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上更是如此。笔者认为,为改善我国当前行政问责制中的问责主体缺位问题,应实现以人大问责为核心的多元化问责主体。  相似文献   
56.
“微软黑屏事件”引发了众多的社会思考,实质上这是一种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对于用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损害行为,此种企业“私力救济”型非法制裁个人用户的行为在过去20年内屡次发生,微软公司的行为只是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严重的软件技术保护措施滥用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由刑法对其进行评价。对于现行刑法体系下如何应对和制裁软件技术保护措施滥用行为,并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层面上来思考信息资料保护体系上的平等原则,进而思考将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单独入罪化的可能性,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从早期思想到中期思想,柏拉图一直把什么是美当作其哲学探讨的一个基本论题,美的问题构成了其哲学研究的必要内容.围绕什么是美的主题,重思柏拉图对什么是美的追问,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什么是美追问的内在脉络:对美本身由下定义朝美的理念方向发展;二是对什么是美追问的根本方法:依靠辩证法寻求事物的定义,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三是对什么是美追问根本上是哲学的追问:美本身和美的事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58.
任何科学概念都有其意义域,真理多走一步就可能转化为谬误,异化劳动概念也不例外。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最初的把握是异化劳动,后来则走向更为科学的三种认知,分别体现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中。马克思当年对“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时空条件分析值得借鉴。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资关系,应当走建设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59.
韩英军 《世纪桥》2009,(13):41-42
在西方冲击下的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呈现出独特历程。中国国民党的训政适应政治发展的特定情势,表现出制度创新的性质。训政的核心是以党治国,建立党国体制。国民党构建的训政体制是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以党治名义实行军事独裁的权威主义政治秩序。军事集权将党治扭曲为军事强人独裁。民权难以张扬,法治缺乏支撑,训政体制很难直接转向宪政。  相似文献   
60.
针对当前党史研究中存在的受现实影响较大、逻辑表述体系存在缺陷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修正:一是在观念层面真正落实“党史也是历史”的理念,体现党史研究的科学性;二是构建新的逻辑表述体系,重塑中共党史的宏观骨架;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研究中共党史,增加党史研究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