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7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54篇
法律   1165篇
中国共产党   847篇
中国政治   1127篇
政治理论   597篇
综合类   68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民营经济是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而政府管理创新则是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民营经济创下许多佳绩,但是同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相比,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速度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只有创新地方政府的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积极培育和引进民营经济的创业主体,创造条件解决民营经济在发展中的资源要素问题,才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资产专用性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衰退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而充分认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受制于资产专用性,是解决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转型的前提,有效地解决专用性的物质资产和人力资产的转换是加速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33.
传统的官僚制政府组织越来越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各国政府都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一个值得探索的途径就是应用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建设政府学习型组织,来提高政府的合法性、责任性、有效性和回应能力。然而,必须要深刻认识它的基本特征,这将是我们能否成功地打造政府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4.
韩国人的东亚意识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半期,但这一时期尚未形成关于东亚的主体观念,也未将之付诸实践。随着韩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进入1990年代后,尤其是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韩国知识界展开了一场东亚论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民族原型中寻找文明共存之路;地缘文化的东亚和平论;超越中华主义和东洋主义的东亚均衡论;作为知性实验的东亚。另外,韩国一些学者还从地域性和民族国家两个方面反思和批判传统的东亚论。韩国的东亚论对我国社会科学界的启示是:有必要在历史的脉络中考察中国的传统天下体系与民族国家体系之间的关系;中国研究需要“他者”的眼光。  相似文献   
35.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精神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当下中国法学问题可以从诸多方面入手,自从“和谐社会”概念引入学界后,围绕着“和谐社会”的学术讨论立时成为法学界内又一个极具意义的理论视角。同样“和谐”作为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汇受到了法学界的各个领域———如民法、刑法、国际法等部门法学界———的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纷纷从自身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旨趣出发,对之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探讨。而法理学语境中的“和谐”研究则更多的是从法的价值及法的精神等形而上的层面展开的,“法治与和谐社会研究”小组即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这一主题的一些探索性的观点。需要提及的是,本组笔谈的形成是与张文显教授、姚建宗教授的指导与关心分不开的,作为笔谈的编者在此谨代表各位作者向两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笔谈各篇文章所列的观点由文章作者本人负责。  相似文献   
36.
马立克病病毒致瘤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meq基因、pp38复合体、HSV ICP4的同源体、L开放阅读框(L ORF)、位于BamHⅠ-H片段的基因和病毒类白细胞介素-8(vIL-8)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马立克病病毒感染期间参与肿瘤形成的相关基因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37.
王小钢 《河北法学》2007,25(1):6-10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一种重视制度面向的社会学批判理论,其认识论基础是反思的现实主义,其理论预设是等级秩序的存在.中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开始进入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理论透视出中国在现代化反思能力、法律系统、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互动、环境法基本原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8.
钱继磊 《河北法学》2007,25(2):171-176
邓正来先生的论著<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发表,就在中国法学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反思性的大讨论.邓先生这一理论大厦的核心范畴是"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因此,对邓先生的这一范畴进行解读后,对已有论者对它的探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追问这样的问题:这种"理想图景"到底能走多远?它能否担当起邓先生所赋予它的那些重任?它究竟是通过智性努力可以形成我们共同记忆的理想,抑或仅仅是一个空中楼阁式的幻象?  相似文献   
39.
周红阳 《河北法学》2007,25(3):7-10
在<理想国>描述的洞穴比喻中,隐含了哲人/真理为民众/意见立法的复杂关系.哲人/真理之所以要跨越本身的边界去为民众/意见立法,而不是隐匿自身、远离民众/意见,是由于民众/意见正是哲人/真理之得以成为哲人/真理的前提条件.哲人/真理必须进入民众/意见的世界,否则就根本不可能有关于哲人/真理的任何意义.哲人立的法就是要民众通过一定的规矩去发现自然正确,在朝圣的路途之中对于真正的思敞开大门,发现、显示自身的所是并揭示存在.法律正是民众"成人"的法门.  相似文献   
40.
柏拉图:《理想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拜因  邓正来 《河北法学》2007,25(12):18-29
雅典的帝国雄心因其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而宣告破灭,然而,虽说它的角色改变了,但是它对希腊的影响以及最终对整个古代世界的影响却毫未减损.雅典在失去帝国之后日益成为地中海地区的教育中心,而它的这种地位一直延续到了其政治独立消失之后,并且实际上更是延续到了公元开始后的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