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02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非公企业党建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内涵和功能上具有结构性关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公企业党建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公企业党建是我国基层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关系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新形势下,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出现了众多实践难题,已经成为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极其重要和紧迫。基于理论推演与实践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具有特殊功能,充分激发其对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中国季刊》作为西方当代中国研究最为著名的杂志之一,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予以了较多关注,他们注意到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保护生态的措施更加积极有效,在构筑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认为中国政府解决环境破坏问题立足实际,采取了更加有效的措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3.
上海"二一九"大破坏是中共上海中央局遭受的第三次破坏,是在上海白色恐怖的新高潮下必然发生的。与之前的两次破坏相比,这一次破坏抓捕了大批左翼文化人,对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更明显,可谓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转折点。但是,这一事件对左翼文化运动的破坏仅仅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主要从政府与NGO之间的关系角度,介绍了NGO在日本的发展历程,通过"绿色和平组织"对福岛核辐射地区的调查,总结NGO对促进公民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结合NGO与日本公民社会的现状,联系NGO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在资金、政策以及沟通渠道等方面促进我国NGO发展的具体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5.
马克思主义对于问题域的定向是一种问题本源的复归,也是对于求解问题方法本身的本质性规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问题时,凝炼生成了对待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践行主义的精准方法。问题域与中国化作为工具理性自然能够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互构。作为百年历史主轴的中国道路则深刻表征了问题域与中国化二者之间的结合,并在问题的结果上呈现出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同时又彰显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创新性发展的启示:坚持人民至上与党的领导的原则前提,坚持自信自立与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坚持问题导向与守正创新的辩证统合。  相似文献   
116.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赋权下,新型社会组织取得快速发展,基层新型农村社会组织更是发挥了实现社会善治、弥补市场失灵、整合社会力量等功能。地方政府基于社会稳定、治理创新、治理成本等考量,对新型农村社会组织采取容忍、赋权、限权、混合控制等不同策略。在此情况下,国内各类型农村社会组织培育模式总体上面临着农民主体意识弱、组织能力差、资源整合度低等问题。因而,新型社会组织建设应以社区资源整合为基础、以赋权农民为主体、以组织能力建设为中心,激发乡村建设内在活力,增进国家农民互信互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17.
郭强  刘晓研 《理论探讨》2023,(3):99-104
随着个性化推荐系统等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传播范式革命,网络虚拟场域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最前沿。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博弈从未停歇,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维系社会秩序、形塑网民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多元交互性、斗争复杂性视角审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通过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加快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方式推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作为对新时代中国政治领域现代转型的概念表达,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成为有效诠释自主性现代政治建设的重要知识框架,是对当前中国政治建设经验的全新总结与提炼。由于政治现代化建设本身是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围绕着重塑国家、国家建设、民主政治与国家治理等议题展开了不同阶段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尤其是“国家治理”命题的提出,不仅旨在实现人民民主形态的成熟与稳固,而且在理念、主体、结构与方式等层面发生了重大转型,为今后政治领域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为“中国式政治现代化”发展空间提供制度靶向。通过准确把握和理解中国式政治现代化道路的时代特征、主题嬗变及发展空间,对政治现代化标准与理论扩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恩格斯认识到社会革命进程是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深刻阐释社会革命的主体是广大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革命的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恩格斯丰富的社会革命思想,对新时代深入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永葆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社会,马克思主义如何走向大众,如何掌握大众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内容维度、表达维度和接受维度。此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话语转换和传播方式。三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内在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