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2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亚芸 《时代法学》2010,8(6):99-107
食品安全领域私人标准的大量涌现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课题,其产生是几方合力的结果,有着特定的社会基础和自身发展规律,对国际食品贸易的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特别对发展中国家中小食品生产和经营者不利。私人标准在提供更高水平安全食品供给的同时,对SPS协定构成了新的挑战,而现有SPS协议框架对私人标准的规范存在无管辖权、对非政府实体没有明确界定等诸多法律困境。以何种方式对私人标准进行回应将是SPS委员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个体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两大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的印象管理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和评价,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加深对印象管理的理解并为后继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不作为犯理论中,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概念存在诸多争议,而这又直接影响到对其他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因而有必要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概念进行厘清。从行为方式上对不真正不作为犯进行定义存在诸多弊端.应从实质意义上对其予以定义.并与真正不作为犯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关系范式",不以生产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脱离客观实际,陷入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法学幻想;新时期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范式"存在严重的逻辑混乱和内在矛盾;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式",应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为指导,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积极成果,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陈亚芸 《现代法学》2012,(6):146-157
预防原则是国际法上重要的法律原则,其法律地位存在很大争议,不同国际组织对其认可和适用的程度不尽相同。欧盟的预防原则理念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区域内的实践呈扩大的趋势。WTO框架内预防原则的实践则发展缓慢,由于宗旨的不同和背后利益集团的博弈,与欧盟的预防原则立法和实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学安 《现代法学》2000,22(3):140-144
本文围绕银行跨国业务中抵销之实践,对债之准据法的确定,法院地法对抵销之影响,以及有偿付能力当事人之间的抵销和破产种序中之抵销的法律适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浩斌 《中国发展》2010,10(2):45-4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哲学底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分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理论依据或进行了理论说明;而差异论哲学、发展论哲学以及和合论哲学则分别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8.
民事公益诉讼所保护的公共利益与刑事公诉中检察机关保护的国家利益是不同的,并且检察机关不能很好地兼顾个人利益,因此检察机关不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这并不代表检察机关无所作为。基于既判力扩张所造成的利益扩散,民事公益诉讼迫切需要检察机关进入。同时"放射状"诉讼结构之下复杂利益格局更是需要检察机关做好检察监督,而立法上关于检察监督的规定过于概括,需要予以细化。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技术革命更加凸显了公民参与的时代价值,同时也给公民参与带来了许多困境。全面分析网络环境中公民参与的尴尬局面,寻求摆脱这些困境的路径选择,对于引导中国公民理性地进行参与活动,促进中国公民参与的有序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君士坦丁通过革新罗马赠与法,树立了慷慨的赠与人人像,但在18、19世纪,赠与人的传统形象倒塌,近代欧洲民法典奉行商业至上,塑造了一种不信任赠与人的法律文化。我国民法典根据新的经济社会实践,全面涤除了赠与人形象的消极设定,从同等重视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到重整赠与的定义性规范、形式性规范、实质性规范,系统塑造了诚信友善的赠与人是社会交换的中坚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