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通过对成都维吾尔族外来务工经商群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案例,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受访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工作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研究,重点反映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及内心感受。从而思考如何从公法层面充分保障其权利以及加强管理,为政府决策与社科研究提供参照和实证依据,使他们能够充分分享国家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  相似文献   
132.
当前,辩护人作为-独立、自主的司法单位的地位,已经在各法治国家立法中获得普遍肯认,由此出发,辩护律师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利益,有权在被告人意思表示之外展开独立辩护,而不受被告人意思表示的拘束.但是,辩护律师独立辩护的原则亦非绝对,辩护律师只能就其固有权利行使独立辩护权,且只能在忠实于被告人利益的前提下展开独立辩护.在“李庄...  相似文献   
133.
通过所构建的发展序分析框架,本文对我国中央政府1978—2006年间的发展序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1978—1994年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促成了发展序向更高层级演化;1994—2006年间,受制于庞大的开支需求所形成的资金约束,发展序的演化与时代背景不尽吻合。当前,中央政府虽然仍面临各种制约因素,但是必须再一次以务实的行动促成发展序向更高层级演化。  相似文献   
134.
对于黎族的研究,尤其是对于黎族的来源,文化传统,种族的演变,与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人类学民俗学等等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对黎族古籍的发掘和研究。黎族古籍文献各种资料,数以万计,要采用传统的搜集方法要花费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且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搜集齐全。但是如果使用数字化手段就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5.
秦宗文 《现代法学》2004,26(5):88-95
大陆法中的“一事不再理”与英美法中的“禁止双重危险”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联合国文件确立的“一事不再理”是二者的折衷性表述。修改《刑诉法》进行的利益格局调整中,有必要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同时作适当保留。为贯彻“一事不再理”原则,有必要在《刑诉法》中明确规定该原则及判断案件同一性的标准,同时应改革法院作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后检察院可以重新起诉的规定和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1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解放思想实现伟大觉醒的30年.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不断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路标.  相似文献   
137.
在城市同质化日趋严重,城市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城市学家们对城市"异化"的担忧越来越强烈。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主导力量的城市政府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城市现象和问题中抓住症结,建设、管理好城市,是对城市政府执政能力的挑战。本文将从追问城市本质问题出发,审视城市的基本功能,分析城市政府的角色问题,希望为探讨新时期我国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38.
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调查取证权在法律上已不是问题,但是律师们基于潜在的职业风险在实践中却不敢使用,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具有民间调查的性质,不具有强制性,有关单位和个人并无向律师提供证据和作证的义务,因此律师调查取证仍需经过被调查人的配合或同意,否则难以实施;律师的申请取证权如要得到落实,必须赋予律师取证申请以法律效力,明确法院拥有强制取证的权力,给予律师必要的权利救济等;为了强化辩方的取证能力,化解律师职业风险,应当允许律师聘请私人侦探代为刑事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主要从既判力的相关概念、成立条件和作用方面,探讨既判力与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相关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0.
盘查记录有《当场盘问、检查笔录》和《挡获经过(说明)》两种形式,它们在制作主体、形成时间空间、证明内容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之所以如此,源于不同的警务机制。盘查记录的诉讼证据资格不应有任何疑问,这是因为在违法—犯罪二元追诉机制下,刑事立案前的查缉活动由负责日常警务的警察依法进行,由此获得的证据必然具有合法性。在证明作用方面,盘查记录因其证明内容的综合性、直接性和不可替代性,从而具备了很强的诉讼推进能力。从立法完善角度,应当统一盘查记录的形式,规范其制作方式和记载内容,明确盘查记录的诉讼证据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