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6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气候变化诉讼,作为处理气候利益的特殊司法类型,有丰富的表现内容。气候变化的本国影响与传统诉讼模式的固有弊病凸显了该类诉讼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该类诉讼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经验又体现了该类诉讼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对此,在诉讼属性上,明确该类诉讼的法律关系特征、对应类型与诉讼本因。在法律依据上,形成法典分编与单行规则相结合的实体法体系,并在完善既有诉讼规范的基础上适当确立特别的程序法规则。在司法主体上,确立“代表”与“群体”理念结合的原告机制和以公主体为原则、私主体为例外的被告机制,并严格限缩第三人参与的情形、发展特殊的诉讼机构。在诉讼类型上,形成民事、行政与刑事诉讼的理想配合格局。最后,全面完善该类诉讼的运作内容。  相似文献   
12.
印章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其中公章自古至今为实用而治,私章则经历了一个从实用到艺术的转变过程。我国古代书面契约的取信方式历经变化,但私章讫未成为公认的取信手段。西方国家在法律史上曾有盖印取信的制度,但当今通行的法定取信手段则是签名。我国现行法上的书面契约取信方式兼采签名和盖章。私章自身的内在局限及签名取信的多维优势,决定了签名取代私章的必然。自然人主体书面契约的取信方式统一于签名,是法律体系内部相协调的需要,并可以获得法律解释理论上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15年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促使大量案件涌入法院,从而加大了案多人少的矛盾。社会化的法院调解通过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相互协作能够提高法院工作效率、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实现法律社会,其在效果上比法院调解更有优势。法院调解社会化是以调动多元社会控制方式为其价值取向,委托调解是法院调解社会化的制度载体。因此,基于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情,我们需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充分激活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资源并培养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解纷队伍来实现法院调解社会化的价值。这不仅能赋予当事人更多的程序选择权、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化解当地案多人少的矛盾,还可以节省其司法资源、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与域外公司法普遍倾向于不承认行政解散权相对比,我国立法将过多的“违法事由”均托付给行政机关一揽子解决的泛行政解散权的规定,属于“泛行政解散权”的制度设置,这主要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承继与强大的行政干预的路径依赖,需要反思与检讨.泛行政解散权的消解,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所必需.泛行政解散权的消解的主要方向是向公司自治、司法解散的回归,这并非是国家公权力的全面退出,而是要合理配置行政权与司法权,实现公司自治、行政监管与司法干预在公司解散事务上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小产权房现象提出了集体组织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问题,主要探讨了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流转模式的设计,并对小产权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除名制度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制度价值包括维护公司资本的真实、惩罚股东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维护股东间的信任与公司秩序以及实现公司的个性化自治。股东除名的适用情形来自于三个方面的界定,一是公司立法规定严重的瑕疵出资等公认的适用情形,二是公司章程关于除名事由的特别规定,三是将概括的"重大事由"作为有弹性的适用情形,留给司法的有弹性的适用。由于股东除名涉及公司多个利害关系人之间的身份关系、财产关系等多重利益关系的变动,因而需要建立严谨的除名程序与诉讼救济措施,以防止股东除名制度被滥用。  相似文献   
17.
陈颖 《学理论》2012,(16):142-143
公司自治与国家干预从表面上看价值追求迥异,公司自治追求自由和效率,国家干预追求秩序和公平。但两者并非不能协调一致,处理两者关系的关键在于寻找两者的平衡点。公司自治不排斥国家干预,但是国家干预应当适度。国家应当在保证公司自治的前提下,在公司自治失灵的领域运用立法、司法的手段进行适度的干预和调控,以保证在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社会福祉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债权出资的概念有广义说与狭义说之争,广义说更为全面因而受到更广泛的认可。债权出资的最重要价值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货币出资的缺陷。但是,债权出资亦有缺陷,容易带来出资风险。为此,需要做到健全与完善债权出资筛选机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权利和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三点。  相似文献   
19.
薛汉荻 《前进》2012,(4):53-54
进入新世纪以来,朔州市两级检察机关采取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服务引导、注重办案质量、坚持从严治检等措施,积极主动地搞好涉检信访工作,取得了连续九年涉检上访为“零”的好成绩。朔州市检察院被高检院表彰为“处理涉检信访先进集体”,控申接待室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怀仁县检察院、应县检察院的“全国文明接待室”创建工作通过了高检院的考核验收。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共享"为理念的网络约租车对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我国监管部门的态度经历了否定—中立—合法化的变化过程,但是,网络约租车准入制度的有效与否,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是市场争议的焦点,并会随着网络约租车的合法运行而逐渐暴露更为深层次的问题。网络约租车是区别于传统出租车的一种创新,面对此种创新带来的市场需求,监管部门应遵循共享经济和网络技术的特点,制定有效且完备的准入制度,保障市场的秩序和安全,同时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