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8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48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2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民事检察和解是检察机关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方式,其正当性源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民事检察和解符合现代司法理念,是法律监督方式的理性发展,也是检察机关完成其政治使命的必然要求。但民事检察和解缺乏法律依据,合理的制度构建和明确的立法规定是民事检察和解良性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02.
在当前,在刑事司法过程中,人们广泛质疑用钱买刑、赔偿减刑,否定用赔偿方式替代部分的刑罚。报应、威慑或修复单独作为一个国家惩罚正当性的基本原理不具有充分理由。因报应、威慑或修复的优势各自体现在某一方面,不具有全面覆盖性,而部分融合了报应、威慑和修复的赔偿却具有更广的覆盖性。赔偿作为一个国家惩罚正当性的基本原理有其合理性。一个国家惩罚问题是复杂和多样的,不能用一种方式作为其正当性的原理,而是综合论。即结合了报应、威慑、修复和赔偿的这些要素,才能形塑其作为一个国家惩罚正当性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3.
法院主导创建"无讼社区"的实践是中国司法的新动态。"无讼社区"的实践具有合理性。司法推动"无讼社区"建设的正当性在于符合司法原理和纠纷解决原理,基层法院作为"无讼社区"建设主体的正当性在于社区法治资源短缺的需要、社区法治社会化的需要、实现政治动员的需要。"无讼社区"未来发展应分三步走,终极目标是实现社区自治,法院变主动为被动,成为"无讼社区"建设的保障者。  相似文献   
104.
我国经济刑法的"肥大化"是"半市场半统制过渡经济体制"和"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投射于刑法的结果。刑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法益保护,秩序不具有成为刑法法益的当然性。在自由经济社会,经济犯罪的法益应当是经济自由,但在国家经济管制的背景下,经济刑法的范围最终是经济自由与经济管制调和、平衡的产物。没有具体法益侵害的场合,国家要慎重以危害经济秩序为由,将一定的行为规定或认定为犯罪。国家对经济刑法范围的设定要秉持开放的态度,避免刑法蜕变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阻碍力量。保护经济自由,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刑法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5.
现代性所追求的最主要价值之一是个人主义自由。从人与自然关系维度看,这种个人主义自由是原子式的征服自然的自由,并以无限的自然资源和无限的自然环境为基础。然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自然本身是不可征服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均是有限的。消解个人主义无限自由和有限自然之间的矛盾,必须限制个人主义自由,而对个人主义自由进行有效限制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唯生态自由才能担保个人主义自由的道德合理性与生态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6.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以及"人权保护"的理念,学界对讯问方法的使用大多持否定态度。这种理论上的浪漫主义塑造了理想化的空中楼阁,完全忽视了侦讯实践对讯问方法科学规范使用的真实需要。讯问方法的使用应被重新正名,以寻求其在现代国家所具有的正当性。当然,正当性也有其界限。为了克服实践中对讯问方法使用界限把握不清的局限,应当以合法性原则为先,以合理性原则作为补充。而在我国法律规定较为模糊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明确合理性判断标准,是否"导致无罪自陷"应作为讯问方法正当性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知识产权的负价值功能日益突显及其为公众所普通认识,知识产权危机出现迫使人们对知识产权权正当性问题进行反思。从知识产权的起源入手,基于哲学理论追溯其正当性。不难发现,知识产权需要权衡私权与公权并确立其人权价值基础,才能具有实质正当性。这就必须有一定的法律限制,即在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进行一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8.
团伙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全体团伙成员承担连带责任是侵权法最新的发展趋势.团伙侵权行为由全体团伙成员承担连带责任,从侵权故意角度、行为角度、义务违反角度、价值角度及功能角度都具有解释上的正当性及合理性.在侵权法中规定团伙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对我国侵权立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关联行政的民事争议较一般的民事争议呈现出更为复杂困难的局面,审判实践中分歧较大,主要在于对关联行政的民事行为效力的认定及司法权可否介入的问题上.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的观点是:即并非违反行政法规的民事行为均为无效,司法应当适当介入到关联行政的涉外民商事纠纷中.既强化法院的审判职能,又尊重行政部门的审批职权,同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0.
在我国,公民养老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宪法权利,是一项社会权。中国传统的养老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是公民养老权正当性的道德基础;社会公正理论和代际公正理论是公民养老权正当性的理论基础。公民养老权正当性已得到我国法律制度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