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9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6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外交调研中的人物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生 《外交评论》2004,2(4):72-78
本文对人物调研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阐述。从“搜集调研对象人物自己的文章、著作、言论”等六大类别归纳了人物调研的方法。尤其是结合外交工作的需要和外交工作的内在规律,详细地论述了包括“政治思想和政策主张”、“政策的实行、效果和未来动向”在内的人物调研的4个重点方面和其他次要方面,并概述了对人物调研对象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2.
在跨界水资源合作与国家间"水权力"矛盾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国际机构和部分国家开始重视"水外交",并将其视为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在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的争端也急需通过"水外交"来解决。本文在对"水外交"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将"水外交"定义为"一国政府围绕(跨界与非跨界)水合作项目和‘软水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通过技术和社会双层举措来进行解决的外交实施方式",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三个案例分析阐明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跨界水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中国"水外交"实施不足的具体原因。本文认为中国应通过完善"水外交"体系,建立水资源合作利益共同体,借助"水资源综合管理"、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实施积极有为的"水外交"对外策略,来应对湄公河跨界河流开发中的内外困境。  相似文献   
73.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的外交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苏关系恶化,首先导致了中国外交的战略调整;其次使中国外交日趋激进,并于60年代后期发展到极端;再次,促使中国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最后,促使中国领导人下决心改善中美关系,联美反苏。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外交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当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顶层设计有道、沿线国家与中国开展环境合作的愿望强烈、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现实需求的存在及拥有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中国环境外交被赋予了大量契机。不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环境外交仍存在一些困境,表现在政策的多元化、脆弱不均的环境现状及地缘政治的挑战。为此,中国可以从完善环境政策体系、深化环境合作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及发挥传媒优势四个维度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75.
2012年2月23~24日,朝美第三次高级别会谈在中国举行,双方同意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信任,以改善朝美关系。但是随后朝鲜两次发射卫星、进行核试验并宣布永久退出六方会谈,朝核危机再次升级。采用内容分析法剖析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的朝鲜外务省发言,可以发现,朝鲜可能采取导致危机进一步升级的行动,中国在处理和解决朝核问题中的战略对策,应以坚持半岛无核化作为首要目标,将坚持六方会谈机制作为首选对策。  相似文献   
76.
Abstract The national Councils for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CSCAPs) are fine exemplars of Track II security diplomacy whose mission is to prepare studies on security matters for their governmental Track I counterparts in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ARF). The CSCAPs also provide a test of propositions drawn from the epistemic community literatur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hich posits that non-governmental experts can influence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This study of CSCAP activiti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ARF provides some support for epistemic community propositions. However, other findings suggest that epistemic community theory requires modification to take account of the blurred line between Tracks I and II in CSCAP. Nevertheless, the CSCAPs have achieved some noteworthy successes, including a definition of preventive diplomacy adopted by the ARF. On balance, then, Track II epistemic communities are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Track I security deliber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相似文献   
77.
外交的国际定位,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所处地位或位置的基本看法和评估。历史、国内、国际、个人等层次都是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的形成与嬗变的关键影响因素。将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纳入对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衍变的诠释中,并以此将整个1949年后的中国外交历史贯穿起来,可以总结出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的变化特点是:历史上的大国情结与现实物质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始终存在;由结盟外交转向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由体系外革命性国家转向体系内现状性国家;强意识形态转向弱意识形态;理想化、传统化转向务实化、国家化。  相似文献   
78.
为提高韩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适应国际外交环境的变化,李明博政府确立了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转换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但是,近些年韩国与中国民间关系龃龉丛生的现实,却折射了韩国公共外交进一步发展的深层障碍。如何超越障碍是韩国公共外交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9.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13,(2):4-15,117,128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手中握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但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背景下,其对华政策仍可能受到日本右翼和鹰派的影响。安倍内阁企图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在中国周边开展所谓"价值观外交",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格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迫使中方让步。安倍最大政治目标是修改日本宪法,为日本对外使用军事力量铺路。近期在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同时,也会谋求缓解紧张关系,防止局势失控。若2013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很可能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中日关系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前景不容乐观。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中日双方信守条约,妥善处理钓鱼岛争议,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和东亚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0.
"侨务公共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确定其正当性和认同度的一条重要路径。文章在分析、总结致公党开展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优势、特点和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的目标任务,并围绕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建议做好统筹规划,积极推动涉侨部门开展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协调配合;发挥"侨""海"优势,多渠道拓展致公党服务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领域和空间;重视理论研究,积极推动有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理论体系的建立;创新履职思路,努力推动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机制建设和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