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67篇
世界政治   2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1146篇
中国共产党   1248篇
中国政治   1709篇
政治理论   567篇
综合类   87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剑 《前线》2013,(4):40-42
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这意味着自2004年发展改革委提出收入分配改革,历时9年,方案终于出台。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从2004年至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其中,2012年为0.474。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事关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正如国务院通知所指出的那样,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  相似文献   
102.
冯辉 《法商研究》2012,(4):32-41
社会对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热切关注源于对当下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下意识反应,但这种掺杂着模糊和非理性的直觉辅以媒体的渲染形成的巨大压力,容易导致政府在制度变迁上步入歧途。"收入增长计划"具有正当性,但无论是归纳日本当年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动因、进程和绩效,还是分析中国当下面临的收入分配改革困境,都可以发现收入增长只有在公平与发展的权衡中才能获得合理的制度化解决。基于经济法的视角,改革的方向应当是确立"公平与发展互相嵌入"理念,在坚守底限性公平的同时扩大市场化和竞争;对策设计的重点则是尽快有效解决工资增长机制、税收制度改革、垄断性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整治及社会保障供给等技术性问题,并通过法制建设实现"收入增长计划"在方向、规范和技术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3.
网闻摘录     
《党员干部之友》2013,(12):63-63
向人民汇报要实在 “宏观的我们就不听了,我们还是想听一些实际的问题。”南京市举办“向人民汇报”的述职评议活动,市发改委首先接受了市民评议。评议现场,有市民提问,如何解决各阶层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除了列举现阶段的一些数据外,把话题引入了一场关于经济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宏观论述。  相似文献   
104.
综合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企业收益、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确认社会保险是我国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分别从社会保险覆盖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社会保险制度双轨制和现行偏低的工资水平等方面,深入分析现行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中影响公平分配的深层次问题,为我国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政策的公平性取向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基本逻辑是,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验证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真理性。但是,实践表明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也存在明显的弊端,特别是既得利益格局的阻挠,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的深层原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06.
“继承公证”是一种由法律设定的外部证明方式.根据“需求决定存在”经济学原理.如果当事人之继承权的实现可以自我证明、国家无须干预的话,“继承公证”在社会学上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么“继承公证”到底是不是一个立法者主观臆造、而现实并不需要的产物呢?这个问题有赖于对继承证书制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7.
自2010年以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破题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多次召开相关的国际研讨会集思广益,对该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课题组调查研究的结论是,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个大战略。如果能够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有望到2020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使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40%,从而奠定橄榄型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8.
晚近"放松规制"的规制改革思潮影响到我国行政监管政策的制定。惩罚性赔偿因其具有对违法行为的一般威慑与特别威慑、私人协助执法等事中事后规制功能,而日益受到监管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惩罚性赔偿具有合作治理中多要素参与、司法承担规制职能等特点,是法实效性保障的重要制度。惩罚性赔偿实体上可以整合多种经济责任,其诉讼程序也应与行政程序衔接实现违法行为的全过程监管。惩罚性赔偿制度兼具公益与私益属性,理应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合理分配赔偿金,以弥补国家作为公益责任主体的经济损失。惩罚性赔偿应当接受效能原则、比例原则、一事不二罚原则的约束和规范,避免误入"公法遁入私法"的歧途。  相似文献   
10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全面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专题教学内容之中,可以阐释其哲学基础,廓清它与资本主义全球化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区别。可以实现双重目的:既有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又有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即实现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0.
张云飞 《前线》2015,(3):59-63
01坚持无产阶级的实际运动和科学纲领的统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但是,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应该把这件事推迟到由较长时间的共同工作准备好了的时候),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为了消除德国工人运动内部的分裂状态,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与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在商谈合并的过程中推出了《哥达纲领》。但是,这个纲领是牺牲原则的妥协的产物。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