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167篇
世界政治   2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1146篇
中国共产党   1248篇
中国政治   1702篇
政治理论   567篇
综合类   87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徐敏 《中国公证》2007,(8):29-29
前几日一位老人打来电话。在细数子女种种不孝行径后,咨询办理监护人公证、找个监护人帮助自己照料生活、管理财产的事宜。我接到电话后,不禁一愣。在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公证处的业务范围里也没有这种公证事项。我只能告诉老人,她可以通过遗赠扶养协议或附条件遗赠的方式来处理去世后的财产分配,公证处目前没有为神智正常的老年人设立监护人的公证事项。听到我的回答,老人无奈地放下了电话,看来我说的两种方式都不符合老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32.
法官不得以事实不清为理由拒绝对案件作出裁判。法官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应首先适用立法规定来解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当法无明文规定时,可根据举证的难易程度、证据的远近距离或是否有助于损害的预防与救济等价值因素,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公平原则、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自由地处理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33.
释均 《时代风采》2010,(15):1-1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透露,目前全总正积极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工资条例》。今年全总将投入1000万元在10省市试点聘用专职工会人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今后职工加班工资、奖金分配、福利补贴和薪酬制度设置等应纳入到协商之中。  相似文献   
34.
梁淮平 《群众》2007,(4):67-68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分配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性质,又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要素不断加入生产,单一的按劳分配已不能全面反映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35.
为推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的深入开展,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承办的“政府责任与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0日至21日在重庆君豪大饭店隆重召开。会议收到  相似文献   
36.
社会保险对侵权救济的影响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中国法学》2005,2(3):90-97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促进了损失承担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对职业伤害的赔偿经历了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再到工伤保险的过程,社会保险的出现对侵权行为法的适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保险和侵权救济的功能不同.在填补损失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异。应当在扬长避短和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原则下协调社会保险法和侵权行为法的关系,以期在一种最佳的制度协调中实现对公民的救济和保护。  相似文献   
37.
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的重要问题,也是能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如何围绕这一目标,吸取先进地区的经验,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既注重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经济效率,又妥善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好各方面的社会矛盾,实现效率  相似文献   
38.
39.
论人本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润丁 《湖湘论坛》2002,15(4):23-24
所谓人本原理,在管理学中是指现代科学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进而提高管理功效,实现预定目标。简而言之,人本原理的基本涵义是:“人的因素”第一。其中心理念有二:其一,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其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他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他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本原理对人的研究,旨在帮助人了解自己的需求、欲望、感情、价值等内在心理状况,以及此等内在状况之所以影响自己行为表现的原因。这一点我们…  相似文献   
40.
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批驳了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和非生产要素或非经济要素也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的错误本质。借助于“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理论渊源,进而完成对私营企业主参与利益分配的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