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470篇
中国共产党   976篇
中国政治   836篇
政治理论   265篇
综合类   3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逐步施行,2004年11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并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宗教方面的法制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宗教事务由原来的主要靠政策指导,逐步纳入法治的轨道。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保持宗教领域健康稳定的局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2.
方育阗 《新东方》2004,(7):40-41
依法治国方略是在科学总结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发展经济以及党在发展民主政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而作出的决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针对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事实,对党的自身建设、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国正是符合这种要求而提出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43.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是和谐却存在不同的理解。不可否认,从不同的学术背景出发,会形成对和谐社会的不同理解。尽管学者间对和谐社会要素的认定不同,然而,大多数的学者皆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更确切地说,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实行机会均等,进而形成自行解决冲突的机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法治是必然的要求。具体来说,以法律与制度来调节和保障社会活动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为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冲突、不可能没有裂痕,好的社会在于不断用自己的法律制度化解冲突,弥合裂痕。整体而言,由于法治国是要求一个以人民为本的国家,而这也与和谐社会的目标不谋而合,皆是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思考。因此,法治国相关的原则型塑将形成支撑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4.
这是一届亲民的政府。这是一届务实的政府。这更是一届高度重视环保的政府。自从2003年3月新一届政府产生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领导集体就十分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其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施政方略,令人耳目一新,使中国行政进入了一个新局面。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需要.笔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几个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4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一“、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首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社会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务必使人们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同时要用这种共同的社会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47.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只有不断创新,突破旧的、原有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模式,才能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模式。创新需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优秀人才的产生,离不开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员方面,还是在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员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教育是传授人们知识,启迪人们灵魂,激发人们进行有效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开拓人们创新能力的钥匙。自古以来,不管沧桑如何变化,执政者无不把教育作为治国之道,给予高度的重视。而搞好教育其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懂教育,并且具有时代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8.
吴荣保  解云建 《行政法制》2005,(2):51-52,56
我局有在职干部职工294人,下辖3个直属分局和9个基层分局,承担着全市市场主体资格确认和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双重任务。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市场主体9316个,其中各类企业1658家;个体工商户7658户。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在系统内、消费者群体和市场主体中广泛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开创了建设法治型工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9.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有两种经济观和两种经济方略:一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是为国家主义;二是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是为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方略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条件。千百年来一直存在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18至19世纪的200年间,自由主义占上风。19世纪末,德国开国家主义之先河。20世纪20至60年代,国家主义盛行了50年;从70年代开始,自由主义东山再起,号称新自由主义。进入21世纪,新自由主义连遭挫折,国家主义有所抬头。两种经济观趋同,百年争论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50.
《韩非子》集中反映了韩非的政治观点。韩非对待民众、重农抑商、君主专制、以法治国、以术用人、思想控制等方面的言论,代表了先秦法家维护和加强君主专制的治国思想,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从韩非“不法常可”、“世异而事变”的人类历史进化发展的思想,可以总结出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