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9篇
法律   16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0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犯罪嫌疑人主观状态的认定一直是刑事司法中的难题。情状鉴定作为一种特殊的鉴定种类,主要关注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和环境调查,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认定犯罪嫌疑人主观状态的方法使用,在查明犯因、审查起诉、精准量刑、社区矫正等方面作用凸显,而我国对于该鉴定方法关注相对较少。结合日本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国情,可以合理借鉴情状鉴定相关制度和方法,整合现有检验方法,科学认定主观状态;合理分配司法资源,精准辅助案件量刑;借助科技聚焦精准,量化检验减少误差,逐步实现科学认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推动我国刑事司法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2001年10月9日、10日,晋鄂心理学研讨会暨山西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在我校举行,会议由山西法制心理学会会长孙广华主持。孙会长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作了总结,并宣布了副会长,秘书长的增补名单。我校校长兼学会常务副会长武守忠做了总结报告;党委书记柴尚文、副校长张琨、纪检书记张  相似文献   
43.
本文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和作用,从网络心理调适、加强监管力度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层面提出了引导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44.
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消极选择、在网络社会的消极互动、不良心理意识在网上的强化及网络造成的青少年社会化的缺陷,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加强网络的管理,加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引导,重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疏导,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5.
网络犯罪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严重影响了正常社会秩序,而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犯罪犯罪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文章分析了犯罪心理矫正的可能性,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和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矫正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6.
随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推广应用,探讨如何掌握编题要领,是对其应用性研究,它将理论与实战紧密结合,深化理性探索.  相似文献   
47.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由于大学生心理不成熟,思想价值观发生变异,加之其法律意识淡薄和高等教育存在着缺陷,造成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坚持“智力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等,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犯罪心理特征分析已在国外刑事侦查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犯罪心理特征分析作为侦查的辅助手段,在揭示犯罪分子的智力水平、职业特征、某些技能及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方面,能够帮助警方确定侦查方向,缩小嫌疑人群。  相似文献   
49.
未成年人犯罪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仅对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进行探讨,希望从中找到某些规律,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相应的、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0.
赵旭辉 《学理论》2010,(1):135-137
战争以正义之名将杀人行为合法化,但并不能完全消除人在战争中的心理创伤和犯罪心理。当战争的破坏性、长期性、不义性日渐突出,战争的正义性及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这种质疑将人的心理创伤和犯罪心理推向极端,促使士兵犯罪、自杀或自相残杀。美军士兵频繁自杀就是这种极端心理的现实表现。减少或避免这种极端现象需要将制裁犯罪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还需要慎战止战、以和拒战这样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