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帮信罪的出台是对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引发电信诈骗犯罪激增这一社会现实的法治回应。在校大学生逐渐成为帮信罪的高发人群,在校大学生的帮信行为主要呈现案件牵涉面广及涉案金额大、学生的帮信行为复杂多样、行为人多被所谓“熟人”利用、行为人案发后悔罪意识明显等特征。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帮信行为主要受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享乐心理、极端利己心理以及法不责众心理影响。高校预防大学生帮信犯罪,要在强化“三观”教育、破除“侥幸”心理,提升法律思维、纠正“法不责众”错误认识,重塑法律信仰、形成法律敬畏之心,织密预防监管大网、消除大学生犯罪意向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
论公安院校大学生计算机网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工作信息化是“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公安机关的警务工作由传统模式向计算机网络化工作模式的重大转变,培养与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计算机网络能力是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公安实战中遏制网络犯罪的迫切要求。为此,公安教育要突出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特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联系公安工作实际,增强计算机网络使用能力;贴近公安实战,拓宽视野,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犯罪的知识三个方面是培养与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计算机网络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且恶性程度越来越高。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和社会认知存在着偏差,强烈的自卑心理、矛盾的失衡心理、冷漠心理及追求刺激的心理都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管理;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及重视心理素质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频频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充分暴露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法律意识教育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导致在校大学生犯罪的不良心理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力图提出防范大学生犯罪的措施和方法,意在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犯罪的关注,共同防范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犯罪现状以及预防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领域。本文对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其预防对策作了探讨,认为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个体性格中的不良因素是女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预防女大学生犯罪需要改革高校教育内容,加强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囿于国家监管要求,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但随之衍生出更为隐蔽的网络金融贷款服务的小平台和线下私贷仍涉足“校园贷”,其引发的“校园贷”犯罪问题相较以往更加复杂。一方面,缘于大学生消费能力弱、消费欲望强烈、金融法律知识不足;另一方面,网络科技企业、银行、电信等相关部门对其所属平台及其业务范围内的违法犯罪活动缺乏有效监管,高校及公安机关对“校园贷”犯罪的风险防范意识、预防打击能力不足。为此,必须科学设计,标本兼治,构建常态化校园安全防范教育体系,加强高校对校园安全环境的监管力度,结合“清朗”系列行动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效能,明确各相关部门监管职责,为大学生做好金融服务,加大对校园贷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大学生为犯罪主体的网络犯罪行为呈现蔓延之势。从当前情况看,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数量不断攀升、犯罪形式多样化、犯罪主体范围扩大、作案手段专业化等。分析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存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市场监管的缺位和法律跟进的滞后等因素。治理大学生网络犯罪,既依赖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也有赖于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和相关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杀人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这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杀人犯罪是在大学生自身素质缺陷、高等教育和管理的缺陷以及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的。预防、减少大学生杀人犯罪需要调整和充实高校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以及关注和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犯罪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学生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犯罪的特点具有团伙性、激情性、报复性、技术性和盲目性。高校应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等措施入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大学生犯罪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防范和遏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率上升的现状,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对在校大学生犯罪实行了“暂缓起诉”制度的“浦口试验”,对此,社会上有不同看法。如何实现“法律化”与“人性化”的双赢,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90后”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意识教育是"90后"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当前"90后"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要求高校要改变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消极影响,培养女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构建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学业观主要包括政治观、法治观、专业观、文化观和就业观。加强大学生学业观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业观教育采用学年纵向线性经度和“五个工程”横向平行纬度有机结合的复合式学业观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受到了以娱乐化、世俗化、庸俗化为代表的泛审美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形式在构建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建构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路径:一是"筑"结构,"转"思维;二是安好"探照灯",做好"守门人";三是"两个相关教育"齐手抓。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值观的无根、对挫折的误解、情感世界的荒漠化和心理能量积聚后的本能释放等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通过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大学生心理档案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净化并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是公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性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但同时本课程被边缘化的事实仍不可回避,学生的消极态度也日益蔓延。因此,尽快寻找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途径迫在眉睫。“有趣”和“有用”是揭开大学语文困局的两把钥匙:“有趣”是将学生拉回课堂的基础,“有用”则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重新认识大学语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科学信仰的指引,大学生作为重要后备力量,其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确立程度必将对"中国梦"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当前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好的,但少数大学生信仰危机值得关注。"中国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理论与实践现实都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地位,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阵地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微博在中国的广泛兴起和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流行,给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微博作为当今网络时代新兴便捷的交流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借鉴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以对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系统阐释,提出了微博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有效策略:一是利用外部机会发挥微博的比较优势;二是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劣势;三是发挥微博的独特功能防范其面临的威胁;四是“内外发力”改变劣势应对威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以"道德"为基本思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德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重要资源,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学生的道德习惯、识别道德伦理等。本文即探讨以"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践行理念、方式与途径,以期两者在实践中更好的融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时代对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女大学生合理规划和顺利实现职业生涯提供了更为良好的选择空间和实现条件。为此,对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应注重采用“体验”、“活动”、“激励”、“共享”等活泼形式,从而最终开创“全员参与,通力合作,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实施格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政治全球化影响的逐步扩大,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呈现出如下倾向:(1)政治态度基本正确但仍存在"政治淡漠";(2)政治信仰基本坚定但仍存在动摇现象;(3)政治评价标准系统化但仍缺乏全面科学性。大学生在看到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应重视传统的外部因素和现代的外部因素给政治价值观带来的各种影响。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外部机制建设,应重视国家教育、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使这三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