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8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侨园》2014,(9):14-15
##正##说起蒙古,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景象。带着对蒙古国美好的憧憬,带着对蒙古国神秘的想象,今年7月,我随辽宁省代表团踏上了访问蒙古国苏赫巴托省的旅途。辽宁省与蒙古国的交流开始较早。本世纪初,辽宁省多次主办东北亚发展论坛,作为东北亚地区成员国,蒙古国东方省、中央省、东戈壁省均积极参加。2013年,蒙古国总理访华时,专程率豸£古国驻华大使、苏赫巴托省省长访问辽宁,开启了辽宁与苏赫巴托省交流与合作的大  相似文献   
92.
几年前,国务院将延边地区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并作为核心地区进行开发和建设,标志着延边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调研中,感受最深的是延边州近几年在打造对外通道和基  相似文献   
93.
李强 《群众》2013,(12):I0033-I0034
连云港作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海港,既是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更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以及东北亚地区开展经贸合作的国际运输大通道,依托区位优势,连云港必须坚持陆海交融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出海口和桥头堡的龙头效应,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冷战的终结,打破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极均势格局,东北亚进入了关、俄、中、日合作与竞争的新时代。美、俄、中、日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采取均势制衡理论,以确保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关、俄、中、目的均势战略博弈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和平。  相似文献   
95.
日美同盟与冷战后日本的军备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美同盟是冷战后日本军备扩张的主要平台与重要促因:日美军工合作是日本政府实现"质量建军"的有效途径,自卫队配备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大多在不同程度上与美国相关联;日美联合开发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将大幅提高日本军事装备的整体攻防水平;日美同盟的战略需求,导致自卫队通过谋求日美军事装备的"相互通用性"来扩张军备。与此同时,日美强化同盟、日本扩张军备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互信、力量平衡及机制构建等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6.
97.
东北亚指亚洲东北部地区,从北到南包括:俄罗斯东部的亚洲部分、蒙古国、中国(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日本、朝鲜、韩国。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和频繁繁杂的能源外交活动而倍受瞩目,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外交学和国际政治学的国际机制理论的角度分析东北亚地区能源外交的现状,论述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趋向以及预期成效,对如何协调东北亚各国能源外交战略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8.
国办发[2012]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进一步推动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促进长吉图经济区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沿边开发  相似文献   
99.
祖彦  刘丽 《人民论坛》2014,(4):253-255
进入21世纪,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在东北亚已然形成了“一超三强”的地区安全格局,四国间的合作与竞争,加之东北亚中小国家参与其中,时刻牵动着地区安全格局的走向.洞悉当前东北亚安全格局的态势及趋向,对把握区域内大国间安全关系,理解中国所面临复杂而棘手的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