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1.
我的西藏情     
1962年,当我刚刚结束大学学习生涯,尚未踏入外交部大门时,一纸调令把我送到世界屋脊——西藏——那个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作为译员参加中印边界冲突中的一些文职工作。新世纪伊始,当我和丈夫结束了在国外的使命后,外交部又返聘我们夫妇回部工作,筹建“西藏事务办公室”(简称“西藏办”),重新涉足于西藏对外事务。可以说,我的外交生涯从西藏起步,又在西藏结束。飞向高原经受磨练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外交人员是“文装解放军”。而40年前的那次经历,使我真正体会到了“文装解放军”的含义,一个“文装解放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当时,我…  相似文献   
312.
时宏远 《南风窗》2012,(20):84-85
尽管印度不满不丹与中国加强关系,但印度自己却与中国在外交、经济领域交往紧密。因此,不丹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是很正常的事。  相似文献   
313.
俄罗斯与中国互为最大的邻国。自17世纪中俄两国成为邻居以来,中俄关系在中俄两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中都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中俄东段边界问题更是成了中俄和中苏外交交涉的重点和难点。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前,在中苏两国7500公里的共同边界中,东段边界线(即中国东北与苏联的共同边界线)达4300多公里,占57%。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罗斯联邦的边界几乎全部集中到了东段。因此,中俄东段边界形成史一直是中俄两国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俄罗斯学者关于中俄东段边界形成史的研究经历了沙皇俄国时期、苏联时期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14.
近年来中国、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合作方兴未艾,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文化教育合作快速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也于2010年1月1日建成,中国-东盟合作态势良好。与此同时,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明显扩大,印度-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突破,其他次区域合作机制续有进展。总体看,中国、印度竞相推进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态势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15.
近期,中国、印度与东盟关系取得新进展: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与此同时,印度-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及相关文件也生效。2013年,印度-东盟自贸区将部分建成,2016年全面建成。因此,中国、印度不可避免地将在与东盟的自贸区平台上展开交往。两国在东南亚既有合作的巨大潜力,也有一些竞争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需转变思路,妥善应对新形势所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316.
近年来,中印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两国在旅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呈全面展之势。本文阐述了发展中印旅游交往在促进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发展两国旅游交往的有利条件和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317.
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而引发的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更是在国际冷战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重大事件之一,对当时和以后许多国家关系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问题现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围绕这一问题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18.
谢超 《和平与发展》2023,(2):94-120+170
当前基于技术的权力成为主要国家扩展国际权力的有力依托,而太空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领域。为此印度政府接力推动其太空战略,在基本解决运载工具问题之后,利用低成本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并全面加强空间探测和载人航天等主要领域的顶层设计。随着美国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印度太空技术发展迎来了有利时机。印度在保持与俄罗斯开展太空技术合作的同时,积极利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等带来的技术引进和市场准入机会。当前印度的太空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面临的制约也显而易见。除核心技术差距外,印度私营部门参与太空产业化的步伐也落后于主要国家。印美太空合作还受到美国太空霸权的影响,这也成为印度对西方国家战略疑虑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和印度有动力也有责任在太空领域开展更多合作。中国积极推动中印在太空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为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创立典型路径。  相似文献   
319.
历次中印边界争端后,印度战略界往往呼吁加强印陆军实力建设,以尽可能缩小中印军力差距。然而近年来,印度与中国边界博弈愈加重视运用非对称战略和冲突横向升级的斗争策略,提倡通过强化海洋战略布局,以谋求对华陆地边界战略优势,即所谓的“以海制陆”。印度战略界宣扬、鼓吹的“以海制陆”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姿态性、应激性举措,不会改变印度作为陆权国家的属性,且面临诸多内外挑战。这种思想客观上为海军谋求更多国防预算,促进其海军力量建设,进而为印度在海上主动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圈奠定基础,需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