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6篇 |
世界政治 | 2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7篇 |
法律 | 1篇 |
中国共产党 | 117篇 |
中国政治 | 25篇 |
政治理论 | 12篇 |
综合类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众所周知.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是1989年5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到访的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共同宣布的.然而.回顾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还要从勃列日涅夫说起.他于1982年发表了著名的呼吁改善中苏关系的“塔什干讲话”.开启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让我们来还原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2.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彻底进入最低谷。尽管如此,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却一直未停止对中国的敌对性侦察活动。1974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轰动世界的长篇通讯,向世人揭露了克格勃一手制造的"李洪枢案",并详细报道了中国军民、公安人员破获此案、沉重打击其间谍活动的经过。这篇报道当时未予署名,据说是出自著名记者穆青的手笔。报道产生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3.
正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共对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首次明确提出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战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调整,对开创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界在研究中国外交战略发展史、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时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本次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 相似文献
124.
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中 ,6 0年代中国外交以其历经的许多重大而急剧的变化 ,而为世人所关注。这些变化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 ,以至在许多根本的方面改变了中国外交的取向 ,从而导致了 7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一、中苏关系的破裂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一 )中苏关系破裂及其三个主要原因从 1 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50年代末 ,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是中苏结盟 ,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一道 ,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进行斗争 ,可以简单概括为是“一边倒”的外交战略。自 1 958年开始 ,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都在退步 ,虽在表面上仍维护以苏… 相似文献
125.
126.
抗战胜利后,进驻中国东北的苏军未与中国政府商议,即以"战利品"名义,擅自拆迁了东北主要的工矿设施,搬运了大批物资财物,国民政府对此进行了多番交涉,但苏联一直坚持"战利品"的说法。1946年2月中国出现反苏运动,苏联在东北的劫掠行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但苏联依然拒不归还东北的日资设备,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恢复,也影响了日后中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7.
李景贤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3,(5):62-63
1989年5月中旬,戈尔巴乔夫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其中央总书记双重身份,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因为苏联解体,中(指新中国)苏关系仅存续了42年零86天。在42年里,只有两位苏联国家元首,即伏罗希洛夫和戈尔巴乔夫.各一次正式访问过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了20多年后, 相似文献
128.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的一种典型表现或曰结果。它发生在推行扩张主义的勃列日涅夫政府不断挑起中苏边界事端、中国内政与外交皆反苏联修正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是中方进行的一次边界自卫反击战。这次边界自卫反击战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乃至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9.
130.
天然橡胶领域的合作,是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之间比较早进行的经济合作项目.1949-1953年间,中苏两国领导人先后集中围绕天然橡胶的代购、种植、生产等方面的合作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与磋商.在充分协商并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1952年9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关于橡胶技术合作的协定》.随后,随着国际政治局势出现了缓和迹象,以及世界市场上天然橡胶的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又签订了新的协定以取代此前的协定,中共中央也及时对橡胶种植和生产作出了政策调整.总体上看,1949-1953年间中苏两国领导人在天然橡胶合作方面的磋商,基本体现了相互尊重、互谅互让、互利互惠的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