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6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16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吴珏 《湘潮》2005,(4):8-12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之后,中苏关系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改善中苏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是件大功大德的事。邓小平以超人的智慧、非凡的胆略、艰苦的努力,揭开了中苏关系新的一页。走过历史,把中苏关系的大门推开一条缝中苏之间的关系非一般国家可比,两国既有传统的友谊和同盟关系,又遗留着沙俄时代留下的领土争端以及赫鲁晓夫时代的意见分歧,这些历史旧账、新账,多年来就像厚重的浓雾成为两国关系的层峦叠嶂,拨不开,驱不散。70年代末,中苏关系仍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下。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小平深深地知道,中苏两国关…  相似文献   
142.
刘建萍 《党史纵横》2003,(12):17-19
毛泽东与斯大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伟人。他们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各自国家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斯大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统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毛泽东以他不屈不挠的个性和杰出的革命品质以及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最后也得到了斯大林的重视。毛泽东与斯大林交往几十年中曾有过种种矛盾、误会、斗争,但最后走到了一起,这是建立在共同的革命利益之基础上。当然,毛泽东最终得到斯大林的平等相待、尊重和支持,是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前夜和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实现的。他们的友谊不仅促进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进步,在  相似文献   
14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苏联形成并确立的斯大林模式 ,既是一种高度集权、政治驱动的“赶超型”发展模式 ,又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政治意识形态 ,同时还是一种强调与资本主义社会对立、对抗的外交体制。新中国自毛泽东宣布“一边倒”外交政策并与斯大林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开始 ,斯大林模式对中苏两国关系的演进有着主导性影响。文章从斯大林模式角度 ,分析中苏两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上、政治意识形态上、对外———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政策上的一致与歧异 ,进而如何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4.
钱其琛在他的回忆录里谈到,新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出现在1982年,起因是3月24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长篇讲话,建议两国政府磋商,采取措施改善中苏关系。  相似文献   
145.
三句话的新闻发布会 1982年5月,我出任外交部副部长,开始主管苏联、东欧事务.  相似文献   
146.
中苏关系史上,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是从以意识形态为主向以国家利益为主的过渡,内容非常复杂,但反映在史书上也最为薄弱。本文重点评述的是这一时期中苏关系中一系列事件的起因、互动关系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147.
朝鲜战争的爆发,消除了斯大林对中国的不信任,中苏关系更加紧密。美国为了分裂中苏关系,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加大中国对苏联援助的需求,增强中国对苏联的依赖,从而在中苏之间制造不和。但这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随着中美对抗的加剧,美国“以压促变”的策略遭到失败,中苏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8.
1925年末,北京知识界爆发了一场"联俄与仇俄"问题的大争论,"联俄派"与"仇俄派"在"苏联是否是帝国主义"、"联俄还是仇俄"、"需不需要走俄国式的道路"等问题上意见相左,中国知识分子对苏联的态度呈现剧烈分化与碰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亦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150.
史进平 《传承》2009,(5):16-18
1949年1月,苏共政治局常委米高扬辗转到达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和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进行了长达7天的秘密会谈,为中苏关系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