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7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36篇
中国政治   122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花琦  孟凡明 《世纪桥》2014,(3):63-64
中苏两国结为同盟是影响朝鲜战争的重要因素。中苏同盟关系的演变对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参战和停战谈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朝鲜战争也巩固和发展了中苏同盟的政治基础,促使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进一步固定。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亚太安全局势波诡云谲,大国摩擦趋于激烈。在此背景下,美日意图融合陆、海、空等传统领域与太空、网络、电磁频谱等新领域,大力推进跨领域防卫合作。两国合作动向蕴含多重战略考量:赋予美日同盟新的战略意涵,强化其遏制能力与应对能力;多维度重塑美日印太安全合作体系,强化对中俄战略威慑能力;日本欲借与美合作构建自身跨领域防卫体系。美日合作也面临制度、法理、经济等多层面挑战。在中美博弈趋于长期化、美日军事一体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美日跨领域协同防卫合作将会继续发展,并将对中国周边、亚太乃至世界安全局势造成明显冲击。  相似文献   
83.
美日同盟在自主-安全交易基础上建立,之后由于两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美日的自主与安全诉求也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双方不断通过自主-安全交易协调利益。联盟成员的实力是自变量,其引起成员国自主、安全选择的变化为因变量,以此为基础,本文预设了美日联盟中自主-安全交易的三个问题假设:(1)日本自主扩张倾向明显,"挑战"自主-安全交易;(2)美国纵容日本自主扩张,"调节"自主-安全交易;(3)利益重合性是联盟自主-安全交易的基础。本文对这些假设进行了验证,总结出了非对称性联盟内国家自主-安全交易的一般逻辑。美日同盟得以不断调整并深化发展的原因不仅仅是美日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选择,更是美日之间互动交易的结果,美日通过自主-安全交易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84.
冷战后,出于美国实力相对衰落、新兴大国崛起及亚太地区地缘环境变化等现实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所推行的是一些现实主义学派学者力推的“离岸制衡”战略。离岸制衡战略具有理论假定、政策内涵、战略优势和操作方式等丰富的理论涵义。在离岸制衡战略指导下,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采用联盟政策。美日同盟作为美国亚太联盟的核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85.
田一枫 《学习月刊》2014,(17):45-46
最近,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对媒体"吐槽",感叹现在这个世界变得"一团糟"。笔者相信,有这种感觉的人,在当下的美国、中国或其它国家,肯定不会少。既然世界的现实如同奥尔布赖特所言,那么人们就不禁要问:究竟是谁把这个世界搞得一团糟?  相似文献   
86.
孙兴盛 《党政论坛》2011,(20):26-26
1950年初,毛主席在跟斯大林商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还决定在新疆创办金属、石油、民用航空三个合营公司。不久,苏联总领事请王老去具体商谈签订合资合作协议。苏联总领事和有关公司总经理出席,先拿出他们的协议方案,并作一番解释。其主要意思是,苏方很乐意建立合资合作企业,但考虑到新疆基础条件太差、各方面能力很有限,最好是把合资的钢铁厂、炼油厂、纺织厂等大型企业建在靠近边界的苏联一侧;  相似文献   
87.
南国春早,明仕河从中越边境一线的大石山中潺潺流出,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两岸风光旖旎,田陌青青,春意盎然。坐落在边境一线的大新县堪圩乡民智村、宝圩乡宝西村的壮族群众,近年来在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的定点帮扶下,甩掉了大山一样的贫困,满怀喜悦,在发自内心的山歌声中,开始了春天的耕耘……  相似文献   
88.
南沙争端是影响中越双边关系的最大变量,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次高潮以后,越南再掀南沙争端第三波,究其原因有三:南沙丰富的资源是越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南沙的战略位置对于地缘、经济、能源安全意义重大;美国的介入。应对第三波,中国必须坚持"主权归我"的基本立场,具体举措有:提升综合国力、正确处理大国关系、经济外交、双边谈判、军事准备等。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广西沿边口岸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201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首次提出规划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合作试验区。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促进中国一东盟贸易便利化,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对于深化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推动和示范作用。本文阐述了建立中越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就推进中越边境自由贸易区、落实这一广西开放发展的创新思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
朱振明 《东南亚》2001,(3):7-12
中越两国是有着悠久传统友好关系的社会主义邻邦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中越建交 5 0年来 ,两国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两党、两国高层领导频繁互访 ,为两党、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9年 2月 ,江泽民总书记与黎可漂总书记在北京会晤 ,从战略高度和中越友好大局出发 ,共同确立了“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新世纪两国关系发展的 16字指导方针 ,为中越关系在新世纪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2 0 0 0年 12月中越两国又签署了《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 ,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