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107篇
世界政治   3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0篇
法律   1418篇
中国共产党   2117篇
中国政治   3120篇
政治理论   916篇
综合类   105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928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美国: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美国有着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其负责食品安全的机构有:人类健康服务部属下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农业部属下的食品安全检验局、动植物健康检验局以及环境保护局。这些机构依照联邦法典分别实施检验检疫。另外,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国家健康协会等机构也承担着研究、教育、预防、标准建立等食品安全责任。  相似文献   
982.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标志着人类生态伦理观念的一大进步,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只有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83.
社会国或者福利国是近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二战之后各国竞相将其纳入宪法之中并成为现当代世界宪法发展的趋势。宪法中的社会国透过对人人享有人性尊严的生活得以保障来追求社会正义,社会国要求国家在人民的同意之下,针对全体民众而非仅仅弱势群体进行积极的作为。社会国原则是一项纲领性的宪法规范,也是一项客观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984.
《中国监狱学刊》2010,(2):142-142
孙立平在2009年10月12日的《经济观察报》上著文《社会保障中的不平等因素》说,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问题不仅是投入少、水平低,而且不公平。建立市场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85.
刑事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中意义重大,其中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又是重中之重。以世界各国典型刑事司法鉴定启动模式为参照,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尚存在一些问题,完善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具体建议包括赋予控辩双方同等的鉴定申请权、在公诉案件中合理配置启动权、合理规制重新启动权,使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体现实体正义、程序公正及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986.
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而深远意义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列入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之中。因此,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87.
张艳 《学习月刊》2010,(6):10-10
所谓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所实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良性永久性。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光明前途所在。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988.
胡皓 《学习月刊》2010,(8):33-34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阐述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以下内涵:首先是每个人的平等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针对发展与代价问题提出来的。在旧式分工条件下,人们的活动因为受着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这最终导致人的不平等发展。  相似文献   
989.
张爱民 《奋斗》2010,(3):33-35
<正>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和大罢工,得到各国劳动妇女的支持和响应,1910年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正式确定每年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从此开创了国际妇女运动新纪元,"三八"——成为妇女争取平等、解放的象征。"三八"是坐标,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90.
随着社会性别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我国妇女生殖健康的关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突破,我国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我国妇女解放从最初的争取基本权利推进到了关注生活福祉,妇女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