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211篇
世界政治   4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1篇
法律   3298篇
中国共产党   5938篇
中国政治   6972篇
政治理论   1886篇
综合类   347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1063篇
  2013年   1401篇
  2012年   1724篇
  2011年   1977篇
  2010年   1803篇
  2009年   2225篇
  2008年   2593篇
  2007年   1871篇
  2006年   1835篇
  2005年   1448篇
  2004年   1155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重温“两个务必”,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权为民、情为民、利为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化,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扎扎实实地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要求,必须牢固坚持“三为民”的执政理念。权为民所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为民所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权力观。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正确权力观,首要的是明确权力是谁给的。上个世纪,抗战胜利的时候,有个美国记者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斩钉截…  相似文献   
52.
邓友梅的《在悬崖上》是百花时期的一篇“写人情”的小说,作品反映了第三者介入后浪子回头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在情感的视角下观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指出其在妻子和加丽亚两异性的情感旋涡中打转的悲剧性,进而揭示其人生悲剧的总根源在爱情理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5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代表”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54.
“执政为民”是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学习“七一”讲话,深感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清晰而又坚定。从十六大闭幕至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向全体中国人民展示了新的执政风采。  相似文献   
55.
一、人的本质含义 有人解读以人为本,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以及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其实,人就是人,不管哪种意义上的人都是人,都具有人的共性.人的共性就是人的本性.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和社会是一对范畴,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不能没有人.以人为本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以人为本不同于以民为本,自古以来就讲国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和国是一对范畴.因此,认为以人为本主要就是以民为本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56.
浅议经济法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理念"和"法的理念"的内涵,得到经济法理念含义的概括:经济法的理念就是制定实施经济法所期望达到的社会效应或者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理念并非只存在于主观世界中,所以经济法理念必然与时代息息相关,通过与民法的比较,笔者发现近代出现的经济法的意义在于它的实质正义,即保护弱者达到结果上的公正,而这也正是经济法独立存在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7.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基层的预防犯罪工作必须以此为指导才能有新突破新发展。在预防犯罪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就是要注重尊重、培养和服务官兵。  相似文献   
58.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认为,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对均衡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意义重大.科学认识企业劳动关系社会和谐效应,分析当前我国的企业劳动关系现状,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9.
王才亮 《中国律师》2006,(11):11-11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近些年来,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中的问题十分严重,“征地坑农”,“拆迁扰民”已是难以掩盖的事实,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0.
李胜新 《创造》2006,(9):52-53
企业文化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