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14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125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1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罗峰 《中国律师》2009,(8):72-72
所谓扩张解释,或称扩大解释、扩充解释.是指法律规定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例如,《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的“明知”按字面含义理解是“明明知道”。  相似文献   
62.
于兰 《各界》2008,17(5)
英语中颜色的词,除了其本身的含义以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含义.本文列举了几个红色与蓝色的基本含义以及它们的引申含义.  相似文献   
63.
侦查主要弄清侦查心理状态的定义,循环,性质,有利于在侦破中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自觉地进行优化和控制,促进案件顺利侦破,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64.
“治安“词义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检索诸子百家、二十五史、部分诗词曲赋和古典小说,笔者发现最早使用治安一词者,不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而是春秋前期的管仲.春秋战国时期,治安一词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动词,即治理、安定;二是作为形容词,即国家太平、社会安宁.后者是广义治安的渊源.秦汉以降,直至清初,治安一词的基本含义仍是国家太平、社会安宁.从宋朝开始,治安词义发生变化,治安不仅指国家治安,而且也指地方治安.清末,治安的传统词义仍被继承使用.同时,治安词义又表现出窄化的特点,这是现代狭义治安的渊源.  相似文献   
65.
我国立法冲突是相当多的,不仅一般的法律文件之间存在着冲突,而且一般法律文件与国家的根本大法之间也存在着抵触。本文还对造成立法冲突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各级立法者应注重对立法冲突的预防和治理,以避免和消除来自立法本身的冲突。  相似文献   
66.
一、农村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相处融洽、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论述,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我国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一切都依法行事;就是使我们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就是使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就是使每个人的知识、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就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就是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富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7.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中国社会当中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健康推进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积极影响.不过,应当看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有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68.
刘琳 《湖湘论坛》2007,20(6):50-51,96
后位继承是指在遗嘱继承中,被继承人先指定某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利益,因某种条件的成就或期限的到来而转移给另一继承人的特殊继承制度.该制度充分尊重了个人财产所有权人的意志,是继承法遗嘱自由原则的重要体现,是对合法个人财产所有权的保护.通过分析后位继承制度的含义及特征,并从德国、瑞士民法典的借鉴分析入手,然后探讨后位继承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9.
比例原则的起源、含义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例原则起源于 19世纪初的德国警察法中 ,其含义包括三项子原则 :手段符合目的的妥当性原则、手段所造成损害最小的必要性原则和手段所造成的损害与产出的社会利益相均衡、成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后来逐渐向行政法、宪法等公法领域扩展 ,在最容易侵犯人权的刑事法领域也有广泛的适用 ,笔者认为 ,国家权力的分配也应贯彻比例原则。因为比例原则的核心就在于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在二者的平衡中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人权。  相似文献   
70.
人身危险性应当是初犯可能性与再犯可能性的结合。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罪过均有区别,不可混淆。讨论人身危险性对立法、犯罪预防、量刑与行刑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