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240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21.
20世纪40年代新儒学运动精心构建新儒学理论体系,践行自由讲学精神,同时还实验社会改良的政治理想,因而从总体上看,现代新儒家是一种学术派别、学术思潮,但又不单纯是学术思潮,它同时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新儒学运动在文化观及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学理分歧。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新儒学运动的唯心主义实质开展学术批判,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同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上也存在某种程度的教条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22.
贵州建省对于之后六百年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非三言两语所能企及,这里只从明代贵州教育发展的角度略作论述。一、省级机构设置明政府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了贵州的战略地位。正如顾祖禹所说":尝考贵州之地,虽偏隅逼窄,然驿道所经,自平溪、清浪而西,回环达于西北,几千六百余里,贵阳犹人之胸腹也,东西诸府卫,犹人之两臂然。……令一军出沾益,以压云南之口,而以一军指辰、沅,声言下湖南,则卷甲以趋湖北,武陵、澧阳不  相似文献   
623.
从20世纪90年代至当前,儒家文化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与之前的儒学复兴不同,当前的儒家文化的复兴立足于对于西方文化与政治联姻的文化政治这一霸权独白的挑战与应战。作为对于中西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在文化政治视域下当代儒家文化复兴正沿着儒教和政治儒学两个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624.
邵鹏 《工会论坛》2011,(5):167-169
神道教是日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核心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不断地适应时代变化,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其他成熟宗教相比,神道教没有教义和经典,这使得它缺少核心的内在精神,建立不起思想的大厦。它自始至终不是一个成熟的宗教,始终无法形成为一个民族宗教的稳定价值体系,也就无法承担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625.
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亦作“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词,意思是说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626.
杨华祥 《学习月刊》2010,(14):25-26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学的八大巨匠之一.他把人的世界划分为价值的世界和科学的世界,价值的世界包括宗教、道德和艺术。他强调要在艺术中贯彻道德精神,在《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文学精神》两书中,他站在儒道两家文艺伦理的基础上.阐发了中国艺术所蕴含的哲学精神,并以此来批判西方近现代艺术,高扬东方文化的道德理性和艺术理性。  相似文献   
627.
本文探讨了经学与史学的关系,缕述了儒学思想在史学实践中贯彻的过程,分别对汉唐、宋明和清代三个时期史学在实践儒学思想上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史学对儒学思想贯彻的意义在于维护大一统思想和正统观念,避免国家的分裂和政权的随意纂夺,维护国家的稳定,也指出其缺点是过于遵从儒学的排斥妇女和少数民族的观念,并使史学失去了某种程度上的学术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628.
在中国建设一个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当下,儒家思想怎样才能积极恰当参与,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是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的问题。我赞同儒家思想能够建构一种相对温和的"儒家民族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基本问题不是民族主义,而是文化融合的问题。中西两个不同的价值系谱,包含两类不同的理想价值。就此而言,理性地思索与讨论,并进行合理的交流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儒家的观点是:把普遍的道德修养看作国内和国际间利益和社会利益和谐化的基础。但用西方宗教的那一套来塑造儒家宗教,这是违反儒家基本精神的。儒家从不把天人绝对分开,所谓平凡里有神圣,神圣里也有平凡,人是处在一种开阔的精神空间里面,可以实现发展提升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629.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文化转型。在这种频繁的文化分化与整合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激烈的文化价值冲突。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理性与情感的碰撞,使人们在文化实践中进行着一系列艰难的抉择。概括起来,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着四种基本的价值冲突,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和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630.
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三代的杰出代表,刘述先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极其精湛、深邃的研究。他对儒家传统的历史回顾、对当代儒学的宏观审视、对儒学宗教意蕴的阐发,在很大程度上揭橥了儒学的内在特质,深化了人们对儒学的理性认知。刘述先之论,对我们当前考量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