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75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9篇
法律   302篇
中国共产党   594篇
中国政治   834篇
政治理论   406篇
综合类   49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单忠德 《群众》2022,(5):37-38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基调、战略定位、目标任务以及策略方法,他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全面绘就了长江经济带“五新三主”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3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提出以来,引发海内外广泛热议,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随着这一理念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共识.外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动机、意涵、前景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错误论调,如认为这一理念是所谓的国际修正主义、地缘政治挑战、中国霸权工程或出口中国模式的政治工具等谬论.批驳这些错误论调、回应争议与误解,对把握国际话语权,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姚璐  景璟 《东北亚论坛》2021,30(2):113-126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其应对最有效的路径仍是全球治理。危机之下人类社会的存续需要超越私利实现国家间共生。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全球治理理念,中国方案基于对疫情下全球化时代的共生性判读,明确了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型全球治理目标,推动全球治理转型从消极共生向积极共生实现结构优化。然而,依靠共生自身升级的滞缓性与现实需求的迫切性之间存在矛盾,"共生"在资源分配、认同建构以及合作实现等方面并不具备必然性,无法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普遍化的标杆与规范,需要借助"共享"的理念工具进行有效助推。具体来说,就是以共生关系的主体性、共生纽带以及共生底线为出发,从资源配置的优化、主体认同的强化以及和谐包容的价值引领三方面着手,将共享理念融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并通过中国对全球治理转型的过程参与,有效实现共享从理念引领到现实助推的功能转换,为新型的共生型全球治理模式的良性运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34.
2020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东盟各国产生冲击,加之面临愈发紧迫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任重道远.东盟以"齐心协力与主动适应"为主题,致力于构建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东盟共同体,并在多领域加强可持续发展,增强面对全球不确定性的能力.展望2021年,东盟将以"我们关心,我们准备,我们繁荣"为主题,增强成员国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国际形势中的机遇与挑战,深化公共卫生合作,促进成员国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东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内核。据此,文章针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方式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二者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最后基于这种内在逻辑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地区乡村基层党建、构建乡村治理多元机制、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乡村和谐氛围的角度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分析为研究视角,概述了"安全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要义,尤其是建构主义重要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及其所依仗的重要的"东盟规范"和"东盟方式";分析了东盟建构自己的"安全共同体"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及其根本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7.
刘焱 《理论研究》2004,(6):41-41,22
在企业管理中 ,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需要运用激励理论 ,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模式 ,健全福利制度 ,营造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都能充分实现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38.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龙头企业与农民联结成"利益均占,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如此,才能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龙头企业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证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目前,这个问题大都处在探索阶段,但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典型,享誉省内外的东台市富安茧丝绸集团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富安茧丝绸集团是一家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年产值超亿元,销售收入近亿元,创  相似文献   
39.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不应被视为是一个空洞而时髦的新概念.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作为法律职业的代言人,法律人的基石作用必将足显彰弥.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关键在于提高法律人的职业素质,并在其内部传承法律职业的技能和伦理.  相似文献   
40.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智慧是一种哲学上抽象的提炼与概括,而中国方案是中国智慧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两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它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开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于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以解放思想、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内容的理论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