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83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孟东方 《探索》2008,(1):192
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科学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如何有效地使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而指导政治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由李国安、黄蓉生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对这一重大课题作了可贵的探索.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72.
田吉 《学习导报》2012,(17):63-63
1919年7月13日,回国不久的陈嘉庚在厦门陈氏宗祠向三百余位各界人士发表了这场慷慨激昂的演说。他或许没有想到,尚在规划之中的厦门大学,日后会发展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也正缘于此,历届厦大师生对校主陈嘉庚“毁家兴学”壮举的崇敬和追随,早已深深植根于鹭江之畔,内化为这所学校的精神与灵魂。  相似文献   
73.
张向战 《人民论坛》2010,(10):58-59
研究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式,探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行为自觉的动力、原则和规律,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效能。  相似文献   
74.
陈力 《中国审判》2013,(6):86-87
正法院文化是体现法院精神风貌、展现法官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抓手。法院文化的建设能够反映干警的共有价值理念、增强审判职能、推进法院工作的顺利开展。法院文化建设的过  相似文献   
75.
民俗是“民族精神的标记”,它与人类社会同步同构,随人类社会产生、发展而不断地变迁。民俗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民俗与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制度文化等具有一种互动关系。民俗把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和群体意识经过选择、凝聚和升华,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以一种超稳定的力量调解着文化的流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使个体经由道德内化达到对社会角色的认同。深入地研究民俗与社会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发展先进文化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对矿难背后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国内矿难事故频频发生,一些矿主暴富,矿产资源向少数人集中,造成社会的严重不公。其根源在于矿产开采利润空间太大,主要是采矿权人向第三人分摊成本而形成了负外部性,包括无偿或低价的矿产资源,政府寻租成本转嫁,对矿工保障安全的不投入,对他人土地权的无偿损害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界定采矿权的权利,通过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将采矿权负外部性成本内化。  相似文献   
77.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的民主素质对党内民主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党内民主制度的“内化”是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内化”,可以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及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沟通意识和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78.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心理冲突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和谐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道德素质倍受社会的关注。作为提升道德水准的重要心理过程,大学生的道德内化阶段势必存在一定的心理冲突。对此,整个社会,包括学校与家庭以及大学生本身都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形成强大的推力,消除大学生道德内化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79.
王军 《求实》2007,(2):39-40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只有处理好道德内化与知行合一两个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从经济、法律、道德几个层面同时着手才能增强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0.
李晓燕 《外交评论》2009,26(4):83-93
通过系统考察国内外战略文化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共同关心的研究问题是文化、战略文化、国家行为三者的关系,但是中外学者在研究方法和所持观点方面表现出很多不同。国外学者集中研究的是战略文化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并且较多地采用了实证的方法。对于战略文化与文化的关系,他们认为战略文化与一国主流文化不一定一致,对其国家行为来说,一国的文化、战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起一种象征性话语的作用。中国学者则认为,一国主流文化必然决定其战略文化,战略文化必然影响其国家行为,因此在研究中比较平衡地兼顾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内化程度”是衡量文化作用水平的重要概念,深入探讨这一变量有助于推动目前的战略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