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以《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这样一部经典著作的分析理路为线索,讨论了边沁功利主义的两重面向:个人与社会。在考察了国内诸多学者的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以下三个重要问题:两者之间的“始源问题”、“和谐问题”和“个人行动的指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52.
功利主义自创建伊始就以指导政府的行为选择为基本旨趣,并且基本盛行至今。本文从政府决策的内在逻辑以及与实用主义、义务论的对比论证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优先性。然而,长期以来,功利主义也受到各种挑战和批判。本文概括性的评述了对于功利主义作为政府决策基础的各种批判性的观点,同时针对功利主义政府决策观所存在的缺陷,也提出了初探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3.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是为了建立一种正义理论,以期代替居于统治地位的功利主义,他对功利主义的批评,涉及到功利主义的三个错误:即功利主义没有认真考虑在一个社会里如何分配利益和福利;功利主义没有认真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功利主义没有考虑欲望满足方面的特性.而这三个错误在罗尔斯看来是目的论和道义论之间的差异、是善与正义之间的差异、是效率原则与平等原则之间的差别.在<政治自由主义>中,他又联系社会多元论的事实,对功利主义的综合性学说进行批评,使他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给我们两点启示: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原则和平等原则关系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4.
罗尔斯在《两种规则概念》一文中 ,提出了一种规则功利主义的混合理论 ,他首先对惩罚的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区分 ,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两个层面对惩罚进行证明 ,认为惩罚的制度层面可以用功利主义进行证明 ,实践层面可以用报应主义进行证明。但是 ,由于规则功利主义自身的缺陷 ,以及罗尔斯对传统报应主义、功利主义认识的局限 ,这种调和的努力被证明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55.
违法是对刑法效力的质疑,其构成刑罚适用的逻辑前提。消极违法论认为,如果没有正当化事由,符合犯罪该当性的行为就具备了违法性。规范缝隙的存在,使得上述判断在逻辑上并不周延。根据法益保护原则或者伤害原则,违法性的实质是行为的负价值超过其正价值,因此,其判断需要权衡支持行为的理由和反对行为的理由。如果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道德理论对某一行为有不同的评价结论,且两者的根据力量相当,行为不得评价为违法,否则,无异于国家用刑法推行某种道德理论。  相似文献   
56.
李觏是宋代功利主义思潮的首倡者,又是宋代功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功利主义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中的法律思想有着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出对功利主义思想的较大的依附性。李觏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其功利主义法律思想的,这也为当时社会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7.
功利主义再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西方公正观与当代中国的关系有两个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按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古训,我们如何从西方公正观的演进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教训.30年间,学界对于公平正义问题的研究就是从引进罗尔斯的《正义论》开始的.围绕《正义论》在西方展开的争议中的各种学说,包括对于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传统的回溯,后来逐步介绍进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当今中国关于"公平正义"的讨论中尽管有不同的主张,许多也是从这些学说中寻求学理的支撑.不少论者都是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说起的.就此而言,如何从学理、意识形态和实际的政策和操作等不同层面,把西方的思想、学说和实践加以梳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8.
在当代西方法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研究的成熟,逐渐形成了后果主义、义务论和美德伦理学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后果主义与义务论关于功利最大化的实现与绝对道德义务的履行和善的价值实现的评价标准以及选择权和道德约束的争辩推动着法理学实务探索的不断进步.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成果,可为构建德性理念下的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主义法理学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9.
重文学的政治教化之用是儒家文学观念一以贯之的显著特点。“文以载道”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学观念的功利主义诉求,其形成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包括新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学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在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防范恐怖袭击,形成了恐怖主义时代紧急状态〔1〕的法律与政策构建。恐怖主义时代对适用酷刑的主张,多以功利主义哲学为根本。而本文将以美国为例,从政策、立法方面分析恐怖主义下的紧急状态实则是利己主义的结果。本文从国际人权法角度对这一状态下的酷刑适用进行探讨,以明晰恐怖主义下紧急状态的适用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