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篇
法律   4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获得针对猪带绦虫六钩蚴(TSO)45W-4BX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用IPTG对TS045W-4BX的重组质粒pGEX-4BX进行了诱导表达,并采用Sepharose-4B层析技术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运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别对其纯度和活性进行了检测.分别用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已纯化的猪带绦虫TS045W-4BX重组抗原,随后用其分别免疫BALB/c小鼠3次,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呈阳性.之后,再进行加强免疫,取免疫小鼠脾细胞和SP2/0细胞进行融合,经TS045W-4BX抗原和GST抗原双系统间接ELISA筛选,最终获得了18株抗TS045W-4BX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有限稀释法对其中的4株进行5次亚克隆,最终获取了4株稳定分泌针对TS045W-4BX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金标试纸条法鉴定其抗体亚类均属于IgG1类,轻链为κ型.  相似文献   
12.
以纯化的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单克隆抗体(McAb);采用有限稀释法和间接ELISA克隆和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用SDS-PAGE、间接ELISA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制备的Mc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功获得5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β6亚基配体结合域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C4C7、E7C7、B8C9、C2D8和B7B6,其分泌的McAb为IgG2b(C2D8)和IgG2a(C4C7、E7C7、B8C9、B7B6)亚类。制备的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McAb可为深入研究整联蛋白αvβ6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鹅源新城疫病毒(NDV)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5 株具有HI特性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G5、3A4、3B5、6B1 和8C5,其腹水HI 效价分别为214、212、29、215 和28。竞争ELISA结果表明,2G5、3A4、3B5和6B1在HN蛋白上所针对的表位属于同一抗原区,而8C5针对的表位为另一抗原区。将上述5株单抗与不同来源的NDV进行了HI排谱试验。结果显示,同一抗原区4株单抗的反应谱比较一致,而与另一抗原区单抗8C5 的反应谱明显不同。5 株单抗与鹅源NDV毒株的反应性较强,而与鸽源NDV毒株的反应性较弱。这5 株单抗用HRP标记后再与不同单抗进行交叉夹心ELISA,得到了一个新的系统(2G5 8C5)。用该系统对NDV分离株做排谱试验。结果显示,该系统与鹅源NDV分离株的反应性较好,表明所建立的新系统可用于鹅源ND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高特异性的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在丁丙诺啡的分子上连接活性羧基基团,通过缩合反应将丁丙诺啡半抗原连接于血蓝蛋白(KLH)和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完全抗原。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筛选等杂交瘤技术,建立稳定的分泌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腹腔注射杂交瘤细胞,诱导小鼠产生含有单抗的腹水。用辛酸-硫酸铵加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和胶体金膜层析实验测定丁丙诺啡单抗的特异性以及免疫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共获得3株分泌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7E6,6G4和3C2。7E6,6G4抗体灵敏度为10.0ng/ml,3C2抗体灵敏度为20.0ng/ml。7E6,6CA和3C2抗体的亲和常数分别为3.6×10^-9 mol/L,4.3×10^-9 mol/L和6.3×10^-9 mol/L。特异性测试结果表明7E6和6G4抗体与40种药物、毒品无任何交叉反应,而3C2抗体与吗啡有交叉反应。结论杂交瘤细胞株7E6和6G4产生的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了rv3295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2b-Rv3295;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出了Rv3295蛋白。通过亲和层析纯化,以该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筛选制备抗该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blot验证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通过亚型鉴定试剂盒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结果显示,Rv3295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大小为25ku。获得1株抗该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1F7,其亚型为IgG1/κ;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制备的Rv329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于研究Rv3295蛋白的功能及其与DNA之间的互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抗原捕获ELISA方法分别对现行猪瘟疫苗毒及接种疫苗后产生定型热的兔脾、不同地区可疑猪瘟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ELISA方法对猪瘟强毒组织样品的检测效果良好 ,但对弱毒的检测并不敏感 ,因而可用于野毒感染鉴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用杂交瘤细胞株3C_2分泌的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腹水经饱和硫酸胺盐析纯化后致敏绵羊红细胞而建立了弓形虫微量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结果表明:它可检测出含量仅为5μg/ml的弓形虫速殖子可溶性抗原,并且在弓形虫QHO株速殖子感染绵羊和家兔之后的2~6天,血清中即能检测到循环抗原;与正常绵羊、家兔和小白鼠的血清以及其它寄生虫感染的动物血清无非特异性反应和交叉反应;试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处理后其活性不受影响,且至少能保存3个月之久。从而为早期弓形虫感染和现症急性感染等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和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羊肝囊液纯化抗原免疫BALB/c鼠,取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培养,获得3株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D_3、3H_(11)和9E_(11)。3株McAb均属IgG_1亚类,能与人源和羊源的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反应,不与细颈囊尾蚴、肝片吸虫、脑包虫或弓形虫抗原反应。腹水中抗体的IHA最高效价可达2~(-13)。杂交瘤细胞经冻存、复苏和连续传代培养,分泌抗体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理化因素对抗人N单克隆抗体(ON_1D_3)活性的影响。P~H及反应温度对ON_1D_3单克隆抗体与人红细胞的血凝反应有显著的影响。较适宜的实验条件为P~H7.0,温度30℃。在此条件下对155例新鲜血液及60例陈旧血痕样品进行MN分型。结果与用市售兔抗N血清测定的结果完全一致,证明在上述条件下,ON_1D_3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临床常规血液分型及法医学上对陈旧血痕MN血型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有效地检测早期及超早期心肌缺血性病变,对5例心肌组织材料进行了肌凝蛋白重链(MyosinH链)及肌红蛋白的免疫组织学染色,探讨了肌凝蛋白的染色情况、抗原分布、死后变化对染色的影响及心肌早期、超早期缺血的有无、程度及与死亡的关系。应用石蜡组织切片进行的抗人心肌肌凝蛋白重链免疫组织学染色,在病理学方面尚属首次,这种单克隆抗体对人的特异性高,无共集现象,在心肌缺血数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后即可发现缺血心肌细胞中肌凝蛋白重键的脱失像,是分析早期、超早期心肌缺血所致急死及其它原因死亡案例心肌缺血病变的有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