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5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1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10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南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党委针对驻地偏僻条件艰苦、个别干部不安心工作的问题,从干部的住房、立功等敏感问题入手,大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实事,同基层干部架起了"连心桥"。  相似文献   
102.
以南海问题的原初形态--双边争议为变量构建函数,渐次引入中美关系、越菲等国"大国平衡战略"、两岸关系、台湾东南亚政策等对南海问题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变量对南海问题进行解析发现,两岸关系对我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不仅与南海问题诸变量均有特定联系,而且还影响我国通过国际仲裁和平解决南海问题证据链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尽管两岸各自所主张的"南海主权"有所差异,但是,在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前提下,两岸需要尽早培养在南海问题上的默契与共识.  相似文献   
103.
南海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有维系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考验中国与美国如何共处的体系性意义。南海问题的解决,必须使政治、经济和安全关切均衡地得到保障,必须寓于地区体系的建设之中,方能化解中国与南海诸国、中国与美国之间可能的冲突,实现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4.
西沙海战胜利原因分析及对当前南海争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1月的西沙海战是新中国第一场重要海战,起初中国准备不足,但在守岛民兵和海军官兵的英勇战斗下.还是取得了海战的胜利,并一举收复西沙被占岛屿.此次海战虽然胜利,但也暴露了备战不足和指挥混乱的弱点,总结此经验教训,对应对南海争端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党政论坛》2010,(18):37-37
西方媒体最近一波“中国威胁论”的浪潮刚刚滚过,现在正是一个反思沉淀的好时机。该热点的形成,一方面源自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7月份在河内东盟地区论坛上的一番言论——其中提到美国将要插手对南海争端进行斡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把美国这一行为视作干涉内政,  相似文献   
106.
南海问题的产生原因、现实状况和内在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就我国海洋政治形势而言,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复杂的历史变迁、激烈的资源争夺、海上航路的维护、长期无法落实治权等原因,造成南海问题不断升级,进而出现国际化趋势。由于多元力量的介入和多方利益格局的形成,南海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系统性的结构非良的政治问题。为此,中国必须拿出新的举措,务实、冷静、理性、有效的应对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南海问题涉及到"五国六方"(中国、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在内的"五国六方"),矛盾集中在南沙岛礁的主权归属、海域纠纷等方面。美国并非南海争端方,但却成为介入南海地区的实力最强的域外大国。美国对南海地区的介入是一个历史过程,自从奥巴马政府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  相似文献   
108.
赵运凯 《两岸关系》2010,(10):50-51
2010年9月27日至30日,“千人护千佛观音宝岛行”两岸大型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南海观音慈航宝岛”,在舟山与台湾隆重举行。1000尊南海观音圣像在108位普陀山高僧和218位护法居士的护送下,乘坐意大利“歌诗达·经典号”豪华邮轮顺利抵达台湾,观音佛像随后通过台湾民间四大观音法脉分送到1000座寺院供奉。在台期问两岸佛教界举办了系列佛教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09.
南海海盗事件频发已对这一地区的航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虽然目前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合作机制正逐步建立,但南海海盗治理问题仍多。南海海上安全对我国意义重大,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南海海盗治理,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0.
郑安光 《国际问题研究》2022,(2):119-131+157-158
近年来,美国为加强对华海上遏制,开始向南海地区派出海岸警卫队,通过巡航、参与美国海空军演习、与域内国家签署执法合作协议、开展联合海上执法演习等方式介入南海地区局势,旨在应对所谓的中国“灰色地带”挑战,通过海上执法合作强化与地区盟友和伙伴的关系,提高对南海的海洋态势感知能力。美国相关举措破坏了南海和缓趋稳的局势,增大了南海地区发生海上危机和冲突事件的风险,给我国南海维权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中国一方面要坚持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美国海岸警卫队部署南海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