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为了追求刑法解释的合理性,学界已提出了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立场,但依然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同且合理的标准或者原则。由于标准或者原则是抽象的,可能会沦为再解释的对象,故此为获得合理的刑法解释,一种方法或者工具比一个标准或者原则更为实用。博弈分析作为一种方法或者工具来追求最优的刑法解释应被提倡。对某个刑法规范作解释不一定追求完美,但应追求和谐。  相似文献   
22.
理性主义认为,国际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谈判和博弈的过程,目的在于克服集体行动困境,以集体行动取代个体行动,实现个体通过参与集体行动的收益优于单方行动的收益,从而最终达到国际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因此,理性主义引入理性选择理论特别是博弈论来解释国际合作问题,使我们能够在更深刻和更准确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国际合作的本质。  相似文献   
23.
近代博弈论为警察谋略提供新的方法论,并使警察谋略研究的约束条件放宽,使完全信息约束条件的松绑成为可能,使完全竞争约束条件的进一步放宽,因此其在警察谋略理论、警察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警察战斗执法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4.
从博弈均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近年来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已经纳入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教科书中。近些年来,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社会公认,相继有几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部分理论出发,联系中国改革实际,作一些相关的思考,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25.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双赢的博弈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博弈论模型 (一)博弈论的引入 1928年当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后,博弈论就宣告正式诞生了.  相似文献   
2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而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两同步"是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包容性增长论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两同步"的理论逻辑起点,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两同步"是走包容性增长道路的内在逻辑要求。按贡献分配论和合作博弈论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两同步"的重要理论基石和理论分析工具,收入消费论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两同步"的现实依据,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两同步"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7.
"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从博弈论的角度,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益相关方在社会关系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各方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由其影响公司决策的能力、意愿和合法性三方面要素决定。  相似文献   
28.
陈宁 《理论探索》2012,(4):91-95
小企业医疗保险参保率低是世界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提高小企业医疗保险参保率是各国实现全民医保的关键。以美国小企业医疗保险参保率为研究样本,通过对美国2010年私营部门工人医保参保率居前十位的州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的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州政府实施的医疗保险强制政策比税收激励政策更有效。用博弈论验证,也证实了在法制健全、高度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有效提高小企业医疗保险参保率的路径是法律强制而不是税收激励。  相似文献   
29.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旨在解决劳资关系中的一些不协调的因素。本文尝试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对劳资关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为寻求解决劳资冲突的新的可能途径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30.
国际法效力根据之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效力根据是国际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往的学者往往以假设的"最高规范",如"约定必须遵守"作为逻辑起点进行阐述。法律经济学分析可以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从博弈论角度,国家遵守彼此间的约定是国家博弈的合作解;而从交易成本角度,国际法的效力来源于减少国家交往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可预见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