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416篇
中国共产党   347篇
中国政治   646篇
政治理论   280篇
综合类   4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学理论》2014,(26)
自2013年8月网络谣言治理专项行动开展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以近两年的网络热点舆论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治理手段的分析,阐明网络谣言治理路径正从单一的"上层官方治理"转向"全社会共同治理"。在网络谣言治理的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治理路径转变的原因,为我国网络谣言的进一步规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如下:应树立政治权威的必要性;营造民主环境的重要性;提升网民素养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92.
2010年以来,我们的生活正在上演着一场"微革命",引领我们走向"全民媒体的时代",走向"草根时代"。据2013年7月17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消息,《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5.91亿。而《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则透露中国微博用户注册超过3亿。微博因其传播的迅捷、即时,将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到了"秒杀时间"程度,极大的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和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解了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和"过滤者"的角色,模糊了受众和新闻制作者之间的界线,解构了精英话语权,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话语权的实现,促进了多元化意见市场的构建,推动了我国反腐、监督、参政、议政的进程。但诸如此类的期盼、解读是否高估了微博的实际功效呢?或者说高估了微博目前的实际功效呢?  相似文献   
93.
互联网发展也带来了数据的共享,而数据中包含的个人信息被侵害的现状日益严重。审判实践中一般根据犯罪数额直接进行情节认定,个别非客观数额认定情形类案件,其判决结果一经作出即引发争议。规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适用的法律主要是刑法分则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而最新的两高解释中第五条关于对"情节严重"的认定有十项,其中第一至三项是本文重点探讨对象。首先,针对法益评价,本罪保护的是公民个人人身财产权益以及社会属性法益的结合;其次,公民个人信息在认定上应当和个人隐私权、电子数据等区分,因为根据定义它更强调可识别性;最后,对"行踪轨迹"的深入探讨再结合案例法条分析,利于在今后适用时能更准确的在主观层面进行限制,以防滥用,从而违背刑法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94.
张慧 《法制与经济》2013,(8):135-136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在我国仍处于不完善阶段,但是其设立是必然的,它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与教育刑理念,另外我国学者对其性质争议较大。反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其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发展起步较早,现今日益成熟、规定详细,甚至有国家规定由专门法庭管辖,贯穿于其刑事诉讼始终,通过国内国外对比分析,我国在调查报告内容、主体、效力、适用范围等诸多方面都处于法律空白,文章试借鉴国外理论制度精华来完善我国相关规定,更好地使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发挥应有之用。  相似文献   
95.
曾经和一位"北漂"的欧洲老外聊起他们本国的民主,没想到他用英文和三句半的中文大骂本国政府,还特别说明:"他们非常腐败,政策全是为了他们自己,更可恨的是他们表面上还都很光鲜。"这下使我又开始反思民主这个老话题。  相似文献   
96.
蒋超  李小朋 《桂海论丛》2012,(6):108-112
当前我国习惯法研究中充满着日益强烈的实用主义价值诉求与愈益精细的制度设想.这固然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和制度优化作用,但也存在“实用主义”倾向等诸多偏颇,制约了我国习惯法研究的深层次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习惯法研究者过于简单化地以西方的“实用主义”为依据和标准.既忽略了对“实用主义”内涵的深层理解和消化吸收,又没有把握习惯法的内在理路。为此,在今后的习惯法研究中,应结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回到“实用主义”哲学的生成语境,从习惯法的内在理路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7.
《同舟共进》2011,(11):79-80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2011年第10期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去除意识形态的遮蔽,反思历史变革的真谛。  相似文献   
98.
于丹 《学习导报》2011,(6):49-49
无意闻脱口而出的口头禅,其实忠实反映了个人的思考方式与处世心态,无形中左右着你的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99.
"公众理解科学"(简称PUS),是理解现代社会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第一个重要范式。它以公众"知识的缺失"为前提预设,强调科学家填补"认知鸿沟"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因而也被称之为"缺失模型"。但建立在缺失预设基础上的PUS,连同其先见命题"无知导致猜忌与落后"以及基本推论"科学家自上而下传递知识即可改变公众无知状态",在逻辑推理与实践应用中都遭到了否证。在面对缺失模型本身缺失困境时,诸多学者从内部和外部提出了各种修复策略:或者反转PUS,强调科学家自我反思理解公众的重要性;或者主张打破认知的不对称性,实现科学与公众的平等对话;或者提倡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与项目研究,构筑新的"公民科学"的知识生产格局。应该说,这些反思、对话、参与策略模型与缺失模型之间既有断裂也有关联,因而可以把它们统一纳入到PUS中的"理解"范畴视域下加以把握"理解"与缺失、反思、对话、参与之间的复杂联系,并借由对诠释学"理解"观的转译衍伸以重新理解PUS的价值以及化解科学的公信力与合法化危机。  相似文献   
100.
刘东华 《学理论》2013,(20):341-342
教师责任被多视角、多维度的解读与研究,对教师责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教师应做之事扩大化、教师问责范围扩大化以及师德"无限"崇高等问题,即教师责任出现扩大化现象,并基于此提出厘清教师的问责范围、给予教师一定的成长空间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