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758篇
中国共产党   624篇
中国政治   980篇
政治理论   215篇
综合类   2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晚明耶稣来华会士中,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古代汉语修辞学知识的是清初来华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他1728年完成的代表作《汉语札记》是世界上首部同时论述汉语文言和白话的语法书,在西方汉语研究历史上影响深远;不仅如此,该书还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古汉语的文体和修辞知识,在中国古代修辞学理论的西方传播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性意义.《汉语札记》不受缚于西方古典修辞法,借鉴中国古代语文学研究成果,受南宋学者陈骙的影响,写作中也参考了陈骙的修辞学专著《文则》,对古汉语文体风格及修辞特点进行了论述、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2.
佚名 《政府法制》2013,(35):7-7
如今,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将成绩最佳者称为“冠军”,殊不知,“冠军”原为古代将军的官衔。 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时楚国有一位奋起反抗秦朝暴政的大将宋义,英勇善战,屡败秦兵。由于他战功赫赫,位居诸将之上,于是楚军将士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卿子冠军”。  相似文献   
103.
行万里路,写万卷诗,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境界。王驰在诗集《一路奔波一路歌》中记录了自己足迹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播撤至真、至善、至美的种子,催放出了真挚的诗情和浓郁的诗意的美丽花朵;这些从心底弹出来的动人乐章集兴怀、记游、记事、交谊、记忆于一瓯,“兴观群怨”于一体,于景物之中见人性,于生活之中见哲理,于平淡之中见真情,给人以极具价值的人生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4.
古代.封建帝王的称呼具有独一无二的专属性。由于时代、民族、习俗、避讳、语言等差异,在自称、他称、谦称、尊称、雅称、俗称及生前死后的称呼方面,也有诸多变化,这就为后人了解历史人物带来不少困惑。  相似文献   
105.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理、地貌情况复杂,与此相适应的气候、地质、水文等情况也复杂多样。因此,我国地域内的自然灾害不但频繁,而且危害巨大。在有记载的5000多年历史中,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发生过,最常见、影响也最大的当属水灾、旱灾、震灾、虫灾和疫灾,此外像雪灾、雹灾、霜灾和风灾也很常见。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统治阶层都奉行“农业立国”的发展战略,所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民、农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多的自然灾害中,水灾、旱灾和虫灾往往造成庄稼绝收,引起饥荒,对农业的破坏最为直接和明显,所以也就成为最受关注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古代工匠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群体含义不同,但他们所具有的精神特点却是共同的。这种精神特点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理性实用下的开拓创新精神,其二是艺术审美下的精益求精精神,其三是经验主义下的科学探索精神。这些精神特点的背后其实蕴涵着古代工匠们对和谐、平等、敬业、法治等价值的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与当今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工匠精神的内质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07.
秋风萧瑟。叶落草枯,情景黯然。因而悲秋伤情.在古代诗人中几乎成为一种基调。但也有例外。如中唐诗人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相似文献   
108.
肖冬华 《求索》2012,(12):90-92
在人与水的关系上,追求和谐的基本理念源远流长。文化维度下,人水和谐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塑造了中华语言文字,构筑了儒释道三大传统文化。历史维度下,源远流长的人水和谐思想,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华文明史上绽放出了熠熠的光辉,对于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水环境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水环境持续恶化、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频发。当下恶劣的人水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居民健康安全。人水危机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其根源在于人为。为此,当下,我们要弘扬中国古代的人水和谐思想,重建当下人水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北宋哲宗元祷四年(1089年)九月,刚上任不久的“杭州市长”苏东坡.给中央上书:杭州的机关用房,多是吴越割据时留下的建筑,百余年来风雨腐坏,但修缮必须请准上级,各级政府尤讳修造.眼看州府楼庑歪倒开豁,都用小木横斜撑住.每遇大风雨便不敢安睡。今年已经因倒塌,先后压伤书吏二人,值楼匠役全家四口.其中还有孕妇一人臣不敢坐视,连日组织检查,估算修换费用四万余贯要是等三五年内全部坍毁再改建,那就远非四万余贯了。故请求批给杭州二百道度牒(官府发给的僧道出家凭证),自行出售,以充公廨修换费用如蒙中央调查.所述失实,所请失当,臣甘伏欺罔之罪.  相似文献   
110.
佚名 《政府法制》2012,(11):44-44
在百善孝为先的古代,不仅不赡养父母要受到重罚,子女如果有条件让父母吃穿更好一些,却舍不得出钱也会受到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