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31篇
中国共产党   1675篇
中国政治   1098篇
政治理论   638篇
综合类   5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61.
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亲身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生。而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有效的调查研究就没有毛泽东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就,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62.
全面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准确恰当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对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3.
当今是全球民族文化全面交往互动的时代,马克思交往学说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交往思想。新中国党的领导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者,其文化交往思想带有各个时期的特征,但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是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创新的。  相似文献   
964.
内容提要     
正王国平的"坚持‘目标、功能、特色’有机统一努力提高校院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文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党校、行政学院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作用和党委、政府决策咨询的思想库作用,必须坚持"目标、功能、特色"有机统一,全面提高科学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965.
魏超 《传承》2014,(8):22-23
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阶段的奠基者,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工程师,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巨大。深入体会和挖掘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精神,对今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6.
《求实》2014,(8)
只有形成持续不断的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有效推动和进行;包容发展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动力;要通过发展马克思主义、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理论传播效果等途径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967.
对程序法移植的本土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在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下,应当从信息作为公共政策规制工具的高度,来检视排除合理怀疑的作用。继而以连接信息点为基础开展疑点分析、排除等步骤,并提出疑点中心的诉讼构造。  相似文献   
968.
李宁 《党政论坛》2014,(21):8-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若干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是对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是各级领导干部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推进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969.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明社会主义社会要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列宁、毛泽东也没有提出完整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在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使这一理论进一步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70.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这些人学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新的时期,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进程,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