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26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大众媒介是建构性别话语的重要场域,在日益世俗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性别话语逐渐成为显性话语,在市场参与建构的性别话语之中,女性主义是否能够争取到发展空间?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火爆表明,女性的歧视以及男女不平等的机制并无改善,只是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呈现,某些相亲类节目实际上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美国黑人妇女缝制“拼贴被”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者提出把女性主义内部的种族、阶级、国别和性取向的差异缝合为文化“拼贴被”的隐喻构想。本文从性别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探讨“拼贴被”的隐喻构想与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互动与影响,以求打开女性主义批评文本的外延,在性别研究、妇女文学史、文化研究等学科之间寻找一条“共同的丝线”。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贵州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诠释,认为贵州苗族刺绣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苗族女性"用针做笔、用线当墨、用布做纸"这种特殊方式书写的苗族史书;反映了族群文化认同下的苗族女性文化;承载着苗族女性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24.
身体、缘身性及其相关体验问题的研究对于人的主体建构、性别认同和性别关系塑造,以及身心关系、精神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如何联系当代主流哲学、当代神经科学新发展的相关成果来研究这一问题是当代女性主义哲学面临的一个挑战。文章将从"身心二元论"到"身体现象学"、缘身性与缘身认知:当代神经科学的新观点、女性的"缘身性"体验等方面入手探索这一理论争论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5.
《天边外》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早期戏剧创作的典范。奥尼尔主要通过剧中露斯对自主爱情的追求和对男性的依赖,以及剧作家本人对男性的丑化,展现了一个在男权中心文化中深受男权思想毒害但又不甘向命运屈服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剧作家对女性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并以此唤起人们对女性遭受歧视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某晚报“建立和谐母子关系”系列报道为例,分析了传媒在社会性别偏见的传播上和其它社会力量的合谋这一现象,并探讨了合谋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27.
解构理论与女性主义之间存在影响与互动的关系。罗兰·巴特的社会语言观启发了女性话语的建构,德里达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主张深化了女性主义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反本质主义的解构立场亦启发女性主义学者颠覆固定、僵化的女性形象与模式化的女性特征,打破女性地位、命运与生理之间的本质主义联系,同时关注"女性"这一范畴内部的异质因素。而女性主义的人文关怀与现实精神又决定了其对解构理论必须采取为我所用的实践策略,将之纳入自己的政治框架。  相似文献   
28.
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的语境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后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些接受环境差异包括:一、历史背景的差异,其主要表现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先“破”后“立”,而中国本土则是先“立”后“破”;二、意识形态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中的民主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权思想形成的对照;三、学术背景差异,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反拨“新批评”的学术革命开始的,而中国本土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的滋养。这些差异既决定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独特面貌,同时又呼唤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9.
女书:我们的终结,抑或我们的开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在女书中以“我们”的身份言说并存在,藉此放逐父权制。书写与被书写同样危险,我们没有聋,可是我们却哑了。文本意图受到了女书本身表述的破坏,女性在使用女书时掺入男性异质,削弱了女书自身构建的权威,在与男性争夺话语权时显得力不从心。放逐最终遭到放逐。颠覆父权制必须动用男性话语的概念,在其文本内寻找颠覆模式。女书的终结是消除二元对立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两性对话进入了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研究的转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世纪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的研究出现了一种转向.心理学领域对女性心理发展的传统描述是强调女性的发展落后于男性、坚持一种生物决定论,并以男性的标准度量女性的发展.以霍尔奈、米勒、乔多罗和吉利根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扭转了这一方向,完成了20世纪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研究的女性主义转向.本文分别简要梳理和分析了她们的贡献,并从整体上概括出她们的特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