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法典在第四编人格权篇第一千零一十条第一款新设了关于“性骚扰”的规定,强调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距“性骚扰”的概念最初被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法学家凯瑟琳·麦金农在1974年提出的时间相隔45年;距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时间相隔24年;距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2005年修订中第一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时间相隔了14年。  相似文献   
42.
现代家庭社会学研究以帕森斯和古德的功能主义为重要开端,并发展出个体化理论和个人生活的社会学。新世纪以来,性别视角、女权主义视角和多元交叉视角的理论不断拓展家庭社会学研究,这三个理论视角皆关注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公正,但也有其内在差异和相互补充,其理论范式和学术立场为家庭社会学研究的知识生产作出了贡献,并对公共政策的出台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3.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是被女权主义法学研究者忽视的美国女权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时至2016年,鲍曼教授开始提醒女权主义法学研究者重拾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事实上,作为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的智识成果,双系统理论已使研究者意识到法律在公私领域的不统一,进而批判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并关注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视角理论对识别出法律的男性气质,以提出符合女性气质的女权主义法律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异化理论还促使研究者了解到女性在强奸、性骚扰、生育和劳动中的异化。此外,阶级和种族分析使研究者认识到女性内部的多元化,依此批评主流女权主义法学的性别本质主义,为完善女权主义法律理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4.
胡静  张红扬 《前沿》2011,(2):65-68
约翰·穆勒是早期女权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他认为社会与制度造成女性的屈从地位,主张对妇女开放公共领域以改变两性地位的不平等。约翰·穆勒的女权主义思想以自由主义思想为基础,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妇女受压迫的社会现实,是时代的进步。约翰·穆勒主张以改良的方式改变两性不平等,这一观点被后期产生的女权主义思想所批判。  相似文献   
45.
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是阿莉森.贾格尔的代表作。该书认为异化概念可以为系统分析当代社会女性所受压迫提供一个比阶级分析更恰当的理论框架。异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普遍和基本体验,女性的彻底解放需要一种社会生产的全新组织模式和彻底消除女性柔弱气质。该书认识到了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同一性和彼此强化性,但用异化这个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已然弃用的概念来做理论框架的基础使得贾格尔的分析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46.
唐超 《前沿》2012,(3):191-193
当代中国女权主义发生着变异,处在了目标失落与对象错位的尴尬之中。老子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认为最美好的人类社会是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的道法自然状态。老子的阴柔之道可以为当代女权主义提供辩证与批判、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7.
对性取向、女性的自由与权利、男性的性别困境与焦虑以及两性之间关系的探讨是拜厄特小说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部分。在关注每个个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性别问题的同时,拜厄特实现了对英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忠实记载。  相似文献   
48.
丁可 《中国妇运》2011,(3):44-46
20世纪60年代,沉寂近半个世纪的女权运动终于在美国大地上复苏。和女权主义第一次浪潮相比,第二次浪潮以更迅猛的势头冲击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东西方女性法哲学的比较,指出影响西方女权主义法学的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和个人主义与东方传统的阴阳学说和“合和”观念不同,西方的二元论更多强调的是对立双方的冲突,而东方的阴阳学说则更多强调二元范畴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这导致西方两性平等观中把男女平等理解为相互对立和竞争的关系,而东方两性平等观中则多强调阴阳调和与阴阳互补.  相似文献   
50.
家庭暴力的理论研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概念、家庭暴力的界定及其成因.作者首先指出对家庭暴力的定义应考虑到与现实和社会密切相伴的家庭概念.其次,作者论述了对于家庭暴力的界定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层面,目前都没有统一或普遍的界定标准.作者认为,应采取广义和包容的界定以更有益于涵盖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不同经历.最后,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探究了家庭暴力的成因,指出不同的理论各具特点和侧重面,而女权主义的分析为我们深入剖析家庭暴力问题提供了理论架构,有助于我们认识结构性不平等,进而探索促进制度变革的相应战略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