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学理论》2017,(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了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阐述。本文探讨了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讲话,并得出了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形成,具有理论渊源、时代要求、实践基础、国内和国际环境背景。重要来源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经济与意识形态共同建设的实践基础,西方敌对势力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分化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网络意识形态控制减弱的现实状况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势必影响边检执法。在法律层面上,它要求合法证成边检机关反恐执法的主体地位和行为依据,但现行法律依据不尽充分,其反恐职责蕴含于《人民警察法》、《武装警察法》和《出境入境管理法》的不确定法律概念表述之中,亟需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其进行解读乃至重塑,以为边检机关履行反恐职责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3.
近年国内外国际政治学界关于安全观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贻纶  郑声文 《探索》2004,(3):48-51
近几年 ,国内外国际政治学界兴起了关于“新安全观”的热烈讨论 ,发表了许多不同意见 ,反映了学界对安全利益极其实施途径的不同认识。本文就这次研讨热潮中比较集中的几类问题作了综述和评介 ,它们是 :“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内涵 ;国家安全的外延 ;安全状态的属性 ;安全威胁的来源 ;维护安全的手段、途径。  相似文献   
19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和复杂的变化,国际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依存不断密切的情况下,全球性威胁和挑战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国际社会对于人类安全问题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种新情况,区别于传统安全理念的“新型安全观”逐步建立。本文拟就这一新形势的出现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5.
合作安全,作为新安全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对于合作安全的研究也日益升温。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合作安全的实践、尤其是地区实践上,对于合作安全的理论渊源分析较少。  相似文献   
196.
6月10日,发生在同一天的两起重大灾难让我们无比沉痛:广东省汕头市华南宾馆大火造成31人遇难,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洪水则夺走了117条鲜活的生命。灾难强烈地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天灾不可避免,但人祸应该可以消除和减轻。在这两起灾难中,从宾馆、学校的设计、选址,到灾难来临时的逃生,都凸现人们减灾意识的极度缺乏这两个事件足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公众减灾意识、普及防灾避险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者、管理者来说,缺乏减灾意识意味着埋下了灾难的  相似文献   
197.
2016年,云南检察机关将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检察长会议要求,立足边疆民族地区检察工作实际,认真吸纳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能力水平。一是围绕"三大战略定位",服务跨越发展。云南检察机关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服务大局、保障发展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研究在检察工作中贯彻中央治边方略和民族宗教政  相似文献   
198.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我国国家安全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增加了国家安全工作的难度,集中表现为对形势把握、结果预测以及方案备选的不确定性增加。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收集、储存和信息分析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减少这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总体国家安全的新形势下暴力恐怖主义等新增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其表现,然后,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相关优势的探究,认为大数据技术在缓解我国反恐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存在巨大潜力,并认为,新颁布的《反恐怖主义法》为大数据技术作为管理工具在国家安全领域应用以及这一过程中存在巨大挑战和限制奠定了重要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99.
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但并没有取代传统安全问题;国家的外部安全依然重要,而国内安全更为重要;人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终目的,而国家安全是人的安全的前提;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但单纯的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安全.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观应是全方位的系统安全观.  相似文献   
200.
应急法治是考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之一,应急法治调整对象的宽泛化要求运用类型化方法,由全民反恐入手,重点治理社会安全事件。"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屋建瓴、应运而生,蕴含着以民为本、良法善治和公私相济三大价值,成为引领我国应急法治建设的新航标。良法善治的安全观首先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塑造整体联动的应急治理机制,逐步完善行政应急法律体系,提高公安警察的执法水平;同时,以民为本、公私相济的安全观契合"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的法治追求,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提倡治安承包的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