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580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7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25篇
法律   1417篇
中国共产党   977篇
中国政治   1275篇
政治理论   407篇
综合类   11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权力概念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硬权力、软权力和某种程度上两者相结合的"巧实力"。权力概念的变化反映了国际格局和世界力量对比的深刻变革,而"锐实力"更是某些西方国家基于对自身实力相对下降及权力转移的深刻担忧而创造出的带有明显价值判断色彩的西方中心主义词语。西方国家试图延缓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中国创造了"语境陷阱"。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积极主动掌握话语权,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的"睿实力"和开放包容的心态,破除"锐实力"的负面影响,加快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黄马甲"运动的发生反映了法国社会高福利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矛盾、国家政治结构的失衡以及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张力,也严重损害了法国的国际形象,将在一定程度上牵制法国积极进取的外交和在欧洲一体化中提供领导力。随着法国政府作出相应的回应,"黄马甲"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这场没有中心、没有组织、没有代表的运动也将慢慢趋于尾声。然而,未来是实现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是变成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依然考验着法国政府未来的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组织对外开展民生合作和国际公益活动,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要服务好社会组织"走出去",必须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的统筹协调能力。通过政府对社会组织相关活动的政治引领、在多边外交中与社会组织的立体配合、加强对社会组织海外活动的本地支撑等,社会组织的国际活动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  相似文献   
14.
李海东 《人民论坛》2020,(11):48-51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全球应对,可谓是自苏联解体以来对国际关系格局构建最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它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对全球化内涵的理解,迫使人们反思并调整对国际关系和外交理念的传统认识,推动产生一个真正合乎人、自然与国家协调发展的新范式。基于中国对全球抗疫所作的贡献,中国的主张将会有效地内化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新规范,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的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2015年至2017年以来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活状态、复吸状态、家庭状况、就业情况等方面的真实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回归社会、保持操守相关因素,为打造"大戒毒大矫治"最后一环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钟飞腾 《人民论坛》2020,(8):128-129
从中国方面来看,将新型大国关系从俄罗斯拓展到美国,并且取得积极成效,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历史性实践。可以说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框架,已经蕴含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中。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3-53
“人权无国界”理论是最近几年某些西方国家为推行人权外交而热衷鼓吹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权问题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一国对另一国内部存在的人权问题表示关注甚至采取单独或集体的干预行动是合法的,不属于干涉别国内政。一些西方人士宣称:“当今世界上的重大变化已不受国界的限制”,“人权已超越国界”,因此,“对人权的遵守不可能通过国界边界加以隔离或掩盖”,“保护普遍人权的义务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国界的义务。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