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47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丘斯迈 《理论月刊》2004,(5):132-133,142
秦观是北宋的婉约词大家,他在中年以后屡遭贬徙,其凄楚之情通过词的创作表现出来。凄婉、哀愁是 他后期词的特点,也是他坎坷身世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92.
《毛传》直训是随文释义的训释材料,因此在语境影响下,《毛传》直训体现为多种训释类型。其中言内语境激活同义单位之间的区别义素,《毛传》从语法属性、语义搭配等角度对同义聚合体进行辨异选择,结果便形成《毛传》直训训释词的多重设置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93.
荟萃名家,研今判古,讲坛燕赵称奇。叟称童跃,千场总如痴。积惑冰消雪解,赏心处、犹享醇醍。开民智,怡情益性,尼父艺稍低。  相似文献   
94.
<正>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谱曲的《国际歌》,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也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  相似文献   
95.
200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功能拓展延伸,收词充实丰富,释义更准确、周密、简洁、通俗等特点.该词典也存在着几个可商榷的问题:1.关于单字和单字义项区分词与非词的问题,2.关于词语该讲的用法问题,3.关于释文与词性的吻合问题,4.关于互见条的照应问题.  相似文献   
96.
张会  裴晓真 《青年论坛》2002,(3):104-105
网络汉字词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建筑材料。本文重点从造词的角度对网络汉字词的生成进行了分类研究 ,认为网络汉字词虽然形式特别 ,但它们毕竟是在现代汉语词汇基础之上产生的 ,它们的生成仍然符合汉语词汇的构造规律 ,因此 ,我们完全有可能对其发展走向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97.
20 0 1年是我国的体育年。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 ,第 2 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圆满举行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都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素以“养身之道”自居。且多与中医药、营养学、卫生学混杂在一起 ,始终未形成体育的独立的体系 ,故也就未出现体育词语。近年来我国引用的体育(身体教育 )一词 ,历史记载还是在 190 0年前后由日本传入的。由于对泊来的“洋货”不揣其本 ,致使对体育一词的翻译总是出现越位、错位、不到位。体育 (PE)越位到了竞…  相似文献   
98.
米歇尔·福柯 (MichelFoucault,1 92 6-1 984)对理性、知识、主体性和社会规范的疑问和怀疑 ,对后现代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他的理论对当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人都能够从中汲取到十分有益的东西 ①。在一生的创作和研究中 ,福柯给文学也留出了一个特别的位置。《词与物 :一种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不仅在题目上提到了文学问题 ,而且在作品中也对文学进行了极为深刻论述 ,尤其是从“词”与“物”的离合 ,知识范式的转型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深入地探讨了“人学”。 …  相似文献   
99.
在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拟声拟态词的了解,本文试从它们的构成、特征及语法作用等角度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0.
中日文同形词形同义异问题是日语学习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其中一些差异微妙的词,使许多日语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找出中日文同形词为何形同义异的根源,是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本文指出:古今汉误词义变化,汉语进入日语后的词义变化,和制汉语在汉字搭配上与汉语的不期而同,中日文中意译词的出现及相互交流,是造成中日文同形词形同义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