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历史上,拉美与美国相继推行立宪主义,但二者却是貌合神离。美国借由立宪实现了宪政,拉美虽有立宪之名却无宪政之实。国外学者多从二者立宪所依凭的外在条件来解释其原因,本文试图从宪法根基这一维度来考量拉美与美国两种立宪发展中的分型。拉美采取了以政治精英为主轴、始终脱离民众的立宪逻辑,美国则将宪法根基深植于民众。拉美和美国立宪主义的分型表明,立宪是多种制度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需要妥当安置常态政治与宪法政治、大传统与小传统、同意与代表等制度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欧洲、拉丁美洲和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保障改革取向存在差异性.与西欧相比,拉美和中国之间的相似性更多一些,例如低收入的经济背景、积累性质的融资模式、个人账户的引入等,其改革效果也存在一些相似性.例如覆盖面狭小等.中国和拉美社保覆盖面狭小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即拉美缺乏储蓄文化,其社保改革之后"对等原则"的引入并没有为提高覆盖率和遵缴率作出很大贡献,但对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分析和对比之后发现,在浓厚的储蓄文化背景之下,中国社保覆盖率狭小的原因正是由于缺乏"对等原则"因素所致.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保制度中"对等原则"效果截然相反.鉴于此,本文认为,如果将目前统账结合制度改造为大账户制或名义账户制,将个人和单位缴费完全划入个人账户,覆盖率和遵缴率就会像住房公积金那样立即提高,实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83.
84.
2000年以来,拉美裔逐步成为美国选民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在历次大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0—2020年间的6次美国大选数据为基础,观察美国拉美裔选民在大选中的投票情况,发现其半数以上保持着对民主党候选人的认可,1/4稳定支持共和党候选人,但支持率存在较大幅度摇摆,这主要取决于拉美裔选民的政治取向变化。据观察,影响拉美裔政治取向的主要因素有宗教因素、政党认同、议题因素和候选人因素。其中,宗教因素和政党认同总体较为稳定,对拉美裔政治取向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影响。而因为议题和候选人因素容易随着政策更新和候选人更替而产生变化,其对拉美裔政治取向的影响具有短期性与波动性,有时会抵消宗教因素与政党认同的影响力。拉美裔政治取向的变化不是由某一个因素单独主导的,而是四个因素相互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拉美裔总体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但共和党在政治取向上对部分拉美裔选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共和党若能使议题与候选人选择更符合拉美裔的偏好,必将获得拉美裔更高的支持率。  相似文献   
85.
简析拉美国家的石油资源及其出口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拉美主要石油生产国都更加重视石油生产。近年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拉美石油生产国的石油出口安全受到了严峻挑战。为了应对在石油生产和出口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构筑起石油出口安全战略,拉美石油生产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投资力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保持石油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确保国家对石油资源控制的前提下,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对国家石油公司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设立石油稳定基金,减轻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增加对石油勘探的财政投入,确保石油资源的稳定增长,以适应国内需求和出口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
从拉美到印度:发展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拉美到印度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频频出现左派掌权的现象。但值得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左派的崛起,而是左派的崛起都发生在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一定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这对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的发展,无论在思路选择上,还是在经验总结上,都具有现实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87.
拉美国家发展模式的变革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拉美大部分国家走上了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发展道路.近200年来,拉美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当前,拉美国家仍面临着探索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艰巨任务,其中一些问题的出现,值得我们借鉴. 一、拉美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 (一)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拉美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  相似文献   
88.
贸易开放是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GATT以及WTO等一些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构成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的贸易自由化,背离这一秩序或者趋势的结果是无法从他国的市场开放中获得益处。在出口导向战略实施了多年之后,目前拉美主要国家的贸易开放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正是我们所困惑的问题。本文以亚洲7个国家作为参照组,研究了1995年至2009年拉美7个国家(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的贸易开放程度。主要结论是,最近10多年,7个拉美国家的贸易开放度有了显著而稳步的上升,但与亚洲国家相比,拉美国家的贸易开放程度普遍略低。本文对于研究拉美国家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体制以及国内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拉经贸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都具有基础性和阶段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编者的话     
2012年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美国美洲协会联合主办、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和Vera&Carvajal共同协办的"2012年国际研讨会——经济发展: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新机遇"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召开,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阿莉西亚.巴尔塞纳女士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她从短期和长期视角分析了拉美  相似文献   
90.
编者的话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在复苏的道路上依然一波三折。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尽管其成因不同,但均对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实质性影响。历史上,拉美地区饱受各种经济危机的冲击,而当前拉美国家比10年前具有了更好地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能力。面对美欧债务危机的冲击,拉美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们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