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6篇
法律   171篇
中国共产党   2341篇
中国政治   1484篇
政治理论   385篇
综合类   56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500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王树人 《党史文苑》2007,(10):32-34
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的赵尚志,是人尽皆知的著名抗日英雄。但其生前曾两次被“开除党籍”,死后40年才被恢复党籍的坎坷经历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2.
王恩宝 《世纪桥》2002,(3):11-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关于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东北,坚决进行抗日的正确主张,得到了东北各阶层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国内阶级矛盾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因此变动了东北以至国内的阶级关系,甚至国民党阵营内部也出现分化和破裂。东北三省的广大民众和一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不顾  相似文献   
7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集中体现。经过五年规划实施,党建引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重要现象和基本策略,是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所在。何以如此?本文在理论层面借鉴“政治势能”理论和公共政策扩散理论,构建“政治势能传导—统合引领改革”的解释框架,立足“结构—过程”分析超常规政治逻辑下政治势能形成传递过程,沿着“制度—生活”阐释统合型实践逻辑下发展型治理模式形成理路。何以接续?基于大量地方创新案例和数据,本文凝练和提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多维一体创新机制,即价值引导机制、组织整合机制、项目运行机制、服务保障机制,以期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74.
来自农民家庭的青年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内生动力来源,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选择非农就业,但是青年在县域城乡流动显示出其具有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质性访谈方法,研究发现,青年对于近几年来乡村振兴工作高度认可,乡村的宜居化吸引青年在村居住,县城青年具有"城乡两栖""客乡"的特征,离县青年对乡村较为疏离,但未来有可能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特点是在村青年对乡村产业兴旺有较高期待,青年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最为普遍.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形式有村集体引领、青年个体自发带动和青年自组织三种形式.通过分类、比较和归纳,本文提出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存在以村庄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通过将青年组织起来,便显现出一条青年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即依靠村集体的引领,青年个体自发带动和自组织,让同心圆能够向着村庄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青年自身的社会网络,叠加经过组织活化的同心圆结构,将形成新的青年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75.
张森 《人民论坛》2023,(17):104-109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保持乡村文化的连续性,坚守乡村文化的伦理性内核,坚持乡村文化的整体性,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层面,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农民、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发展策略,即坚持农民主体,强化家庭本位,推动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76.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于党的全面领导作用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和关键抓手。步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受制于“三农”发展问题,面临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农村群众工作复杂多样、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等困境。对此要强化能力建设,即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此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7.
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 ,要抓住这次振兴的机遇 ,推动本省经济的发展。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战略重点和具体措施 ,并要打一场体制创新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78.
孔令波 《世纪桥》2004,(2):42-45
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一个重要战场。东北抗日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研究战争史也要着眼其特点,只有弄清某一历史阶段战争的特点,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战争史的真实面貌。东北抗日战争同全国抗日战争相比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一、东北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79.
“统筹区域发展”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现实思路.在这一思路下形成的西部开发、中部"隆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新的联动关系,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0.
王莹 《世纪桥》2003,(2):34-34
1933年春,珠河县委曾派韩光、陈克强、金策等人在三股流一带秘密组织反日会,发展反日会组织,并通过印发传单、召开群众秘密会议、教唱抗日歌曲等方式,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 在珠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活动在各地的党、团员团结了许多工人、农民和爱国志士,将抗日斗争的种子散布到各地。为党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珠河根据地奠定了群众基础。特别是在三股流地区,在珠河县委的直接领导下,经金策、韩光、陈克强等人的积极工作,使反日会组织发展很快。于1933年9月11日成立了珠河反日总会,会员60多名,下设4个分会,执行委员7个,委员长沙永振同志。在反日总会的领导下,这一带群众已基本发动和组织起来。这时,活动在孙朝阳部队的赵尚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